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20章

第20章

疑亦托迹朱门者。然集中《过似道葛岭旧居诗》,极词诋斥,若有馀愤。而《纪事》一诗,作於似道初贬时。其序言似道位亢志骄,阴谋篡逆,言泄於夏金吾,金吾欲诛之,惧而宵遁云云。虽与《宋史》所载夏贵请死守淮南,似道奔还扬州之事不甚相符,而抉摘隐恶,至加以曹瞒代汉之罪,非似道之党可知。

且集中独吟之作十之九,倡和之作不及十之一。所与倡和者,又不过褚师秀、周密、周璞、仇远数人,皆一时高人文士,亦足徵非干谒之流。或似道重其名衲,游山邂逅,偶挈同游,遂题名宾从之末,亦未可定也。其诗多山林闲适之作,比兴未深。而即事讽谕,义存劝戒,持论率能中理。观其《裒集诗稿》一篇有云:“吾学本经论,由之契无为。书生习未忘,有时或吟诗。兴到即有言,长短信所施。尽忘工与拙,往往不修词。惟觉意颇真,亦复无邪思。”其宗旨品格,可以具见矣。厉鹗《宋诗纪事》所录释子凡二百四十人,顾嗣立《元百家诗选》所录释子集凡十五家,皆无其名。《禅藻》一集,蒐罗颇富,亦不登其一字。则是集之佚,其来已久。今从《永乐**》裒辑,得诗尚近九百首。宋元以前僧诗之工且富者,莫或过之矣。

△《孝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林同撰。同字子真,号空斋,福清人。与弟合俱有隐操。后元兵至福州,抗节死。案《宋史忠义传》,称林空斋,失其名,已为失考。又误以空斋为同之子,分一人为二,亻并云空斋举进士,历知县。考是书前有淳祐庚戌《刘克庄序》,谓同兄弟俱未脱褐,又曰“年未四十,慨然罢举”。是同固未尝举进士也。

又宋人刘麟瑞《昭忠逸咏》,称“林处士同”,是同固未尝任知县也。且麟瑞诗内有“血书矮壁存吾节,气贯长虹任汝烹”句,又与《史》之“啮指血书壁,自誓不屈”诸语相合。然则死节者为同,而非同之子也。《宋史》误矣。又《福建通志人物传》,称林同字子真,公遇子,元兵至,不屈死。《隐逸传》又称,林仝字子贞,与弟合并有隐操。至元中,郡府上其行谊,诏徵不就。合字子常云云。其说又异。然同、合之俱为公遇子,已见《原序》。同字子真,合字子常,已见《鬳斋集》,俱确凿可信。《通志》既以死难之林同为公遇子,则隐逸之林仝不得又曰“弟合字子常”也。且改“同”为“仝”,改“子真”为“子贞”,并属点画音声之变,明出传写讹谬,分为二人。至曹溶《学海类编》,亦载《孝诗》一卷,题长乐林同季野著。名同而地与字俱异,又不知其何所据矣。今并详为考正,庶不失其实。林希逸《鬳斋续集》中与其兄弟赠答诗文甚多,又有同《壬申酬倡集跋》,今皆散佚。惟此集犹传,皆摭古今孝事,每一事为五言绝句一首,亦间有两事合咏一首者。凡《圣人之孝》十首,《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仙佛之孝》十首,《异域之孝》十首,《物类之孝》十首。其间如唐李迥秀之类,本为佞幸;寒山子煮爷煮娘之类,亦爱无差等之谈,不免於驳杂。然大旨主於敦饬人伦,感发天性,未可以其词旨陈腐弃之。况其人始以孝著,终以忠闻。虽零篇断什,犹当珍惜,是固不仅以文章论矣。

△《字溪集》十一卷、《附录》一卷(永乐**本)

宋阳枋撰。枋字宗骥,初名昌朝,巴川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以自号。

端平元年冠乡选。淳祐四年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阃帅交辟,於昌州监酒税,於大宁为理掾,於绍庆为学官。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年八十一卒。其行履不见於史传。惟《文渊阁书目》载有阳枋《字溪集》之名,而不著卷数。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则称其集为十二卷。久无传本。今检勘《永乐**》所载,裒而集之,附以其子所作年谱、行状,仍析为十二卷,適符原目之数。

虽已经割裂,未必无所残阙,然所佚似亦无多矣。枋尝从朱子门人度正、渊游,故集中与人往复书简,大都讲学之语。所谓皆明白笃实,不涉玄虚。其《易象图说》一篇,多参以卦气纳甲之法,乃不尽与《朱子本义》合。案李性传《朱子语录序》,称诸书答问之际,多所异同,而《易》为甚。渊所录一编,与《本义》异者十之三四。枋殆述渊之所授,故持论不同欤。又有《与税与权论启蒙小传》一篇,乃暮年所作,尤见其孳孳力学,至老不衰,於**学派之中,犹不离其宗旨云。

△《勿斋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杨至质撰。至质字休文,号勿斋,阁皂山道士。淳祐中敕赐高士、右街鉴仪,主管教门公事。是集皆四六书启,多与一时当事酬答之作。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