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28章

第28章

清閟阁集》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元倪瓒撰。瓒字元镇,号云林(案梁清远《雕邱杂录》曰:倪云林字元镇,而华亭夏正长寅《赠**之序》称为太宇,不知其何据,谨附识於此),无锡人。

画居逸品。诗文不屑屑若吟,而神思散朗,意格自高,不可限以绳墨。明天顺间,宜兴蹇朝阳有刻本。至万历中,其八世孙珵等复为汇刊,凡十五卷。岁久漫漶,惟毛晋所刊“十元人集”本行世。国朝康熙癸巳,上海曹培廉重为编定,校勘付梓,多所增补。考朱存理《楼居杂著》有《题云林子诗后》一篇,称“素爱其诗,每见一篇一咏,辄收录之。近得蹇氏新刻本,参校其所遗者,存而萃集成帙,多吴游之作。诗得诸体诗及杂文共若干篇,为《外集》一卷。”则蹇刻原非足本,故培廉更为蒐辑也。凡诗八卷、杂文二卷。《外纪》二卷,上卷列遗事、传、铭并赠答、吊挽之作,下卷专载诸家品题诗、画语。毛晋尝刊《云林遗事》,於集外别行,培廉裒为一编。瓒之始末,备列无遗矣。世又有别本《文集》二卷,末有崇祯戊寅《纪同人跋》曰:“《云林诗集》,毛子晋家有刊本。此《文集》二卷,自沧江刘氏钞得之。盖裒辑墨迹而成,非原本也。后见刻本,较此本增多数篇,分为四卷,序次亦稍不同。然文中《荆溪图序》一首,据《宜兴县志》载入者核之,即《题陈惟允画荆溪图》之节本。前后复见,略不一检,则冗杂无绪可知。不及此本之清整也”云云。其考正颇核。今考集中所载,如《题天香深处卷后》、《题紫华周公碑传行状后》、《题师子林图》、《重览紫华周公碑传》、《题周逊学府君遗翰后》、《鹤林周元初像赞》等六篇,皆词意猥鄙,决非瓒笔。

盖自伪本墨迹抄撮窜入,同人未及辨正。培廉此本亦尚载集中。以流传既久,姑仍刊本存之,而附著其可疑如右。

△《玉山璞稿》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顾瑛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人。少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胜流相唱和。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

年四十即以家产尽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池馆声伎,图画器玩,甲於江左。

风流文采,倾动一时。后元臣仕为水军副都万户。元亡,随例徙临濠。瑛亦偕往,洪武二年卒。尝自题其画像曰:“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若说旧时豪侠兴,五陵衣马洛阳街。”纪其实也。《明史文苑传》附载《陶宗仪传》末。

杨循吉《苏谈》曰:“阿瑛好事而能文,其所作不逮诸客,而词语流丽,亦时动人。故在当时,得以周旋骚坛之上,非独以财故也。”今观所作,虽生当元季,正诗格绮靡之时,未能自拔於流俗。而清丽芊绵,出入於温岐、李贺间,亦复自饶高韵,未可概以诗馀斥之。集末附《步虚词》四章,体摹真诰。又小词二首,文二篇,《拜石坛记》,颇疏峭。《玉鸾》一传,为杨维桢得箫而作,摹拟毛颖、革华,则不免陈因窠臼矣。

△《麟原文集》二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王礼撰。礼字子尚,后更字子让,庐陵人。元末为广东元帅府照磨。明兴不仕,聘为考官,亦不就。《江西通志》载吉安人物有王子让,而无王礼,盖误以子让为名也。礼工於文章,著述甚富。尝选辑同时人诗为《天地间集》(案谢翱尝录宋遗民诗为《天地间集》,此袭其名,盖阴以自寓),其名见於郭钰《静思集》中。今已久佚。惟是编尚存,分前、后两集各十二卷。前有李祁、刘定之二《序》。《定之序》谓其“托耕凿以栖迹於运去物改之馀,依麯蘖以逃名於头童齿豁之际。其文奇气硉矹胸臆,以未祼将周京故也。有与子

让同出元科目,佐幕府,其气亦有掣碧海戈苍旻之奇。及攀附龙凤,自拟留文成。然有所作,噫喑郁伊,扪舌骍颜,曩昔豪气澌泯无馀矣。”意盖借礼以诋刘基,然所评与礼文不甚似。《祁序》称其“蔼然仁义之词,凛然忠愤之气,深切恳至,无不可人意者”。斯得之矣。

△《来鹤亭诗》八卷、《补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吕诚撰。诚字敬夫,昆山人。工於吟咏,诗格清丽,与同里郭翼、陆仁、袁华相唱和。尝於园林蓄一鹤,后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并以名其诗集。

考集中第一卷多岭南诗。二卷有《洪武辛亥南归重渡梅关诗》云:“去年窜逐下南溟,万里归来鬓已星。”辛亥为洪武四年,是明初尝谪迁广东,已而赦归。其缘何事获谴,则不可考。第八卷诗内有“洪武癸酉”纪年。癸酉为洪武二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