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41章

第41章

宗仪撰。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是编诗词合为一卷。前有正德丁丑松江《唐锦序》,称其集不传,惟得此一卷为宗仪所自编。今考其中诗词皆已载《南村集》中。惟《题卞庄子刺虎图》七言古诗一首、《题岳王庙》七言长律十四韵一首,为《南村集》所未载耳。又《对月》七言律诗“甘旨未能娱彩侍”句,《南村集》作“娱彩服”,疑此本为误。《南浦词序》中“一水并九山,南过村外以入於海”句,《南村集》作“一水兼九山”,则《南村集》误也。

△《危学士全集》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危素撰。素有《草庐年谱》,已著录。其原集本五十卷,世久无传。明归有光得其手稿,因编为《说学斋稿》,凡一百三十馀篇。又所作诗名《云林集》,乃纳新所编。此本文十三卷、诗一卷,乃其乡人取二集汇辑而成。虽名全集,实非原本。故今仍录《说学斋稿》、《云林集》以存其旧,此本则附《存目》焉。

△《元释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释克新撰。克新姓余氏,字仲铭,自号江左外史,又称为雪庐和尚,鄱阳人。元末住嘉兴水西寺。洪武初召至南京,尝奉诏往西域招谕吐番。所著有《雪庐南询稿》。此本别题《元释集》,仅古今体诗六十馀首。考赖良《大雅集》载有克新诗四首,而此本皆无之。盖后人於《雪庐集》中摘录抄存,非其全稿也。

△《爱礼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刘驷撰。驷字宗道,龙谿人。洪武初徵秀才入试者八千人,驷为第一,授都御史,寻坐事徙滇卒。门人私谥爱礼先生,故以名集。凡文三卷、诗二卷、《中庸说》一卷、书启三卷、附录一卷。驷宗陈淳之学,诗文多涉性理,略似语录之体。《中庸说》乃讲授口义,亦无所发明。集为弘治六年浙江参政林进卿所刊。附录《慎独翁行状》,纪驷父宝与驷平生行实颇具,乃其门人漳州陈拯所述。

又附《赵先生书》一首。则驷之师赵彦进也。

△《坦斋文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刘三吾撰。三吾字如孙,自号坦坦翁,茶陵人,洪武中官翰林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案郑晓、雷礼、王世贞并谓三吾於洪武三十年以罪诛死。蒋一葵又谓三吾以作大诰漏言赐死。《明史》则称以考试不实戍边,建文初召还。今集中有《赖下御制大明一统赋》,实建文时所撰,与《史》相合。是晓等所载皆不确。知其集在明代不甚传,故以晓等熟於掌故者亦未之见矣。此本乃成化中桐江俞荩官茶陵时所刊。万历戊寅,茶陵知州韩城贾缘又重刊之。三吾於洪武中典司文章,颇被恩遇。然其文钩棘而浅近,未能凌轹一时也。

△《一斋集》十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朱善撰。善有《诗解颐》,已著录。是集首载聂铉所作《墓志》,称名善继。然集中自称曰朱善,而《诗经解颐》亦题曰朱善,则“继”字殆刊本误也。

是编《前集》十卷,《后集》五卷。又《广游集》一卷,附刊於后。善以文章为明太祖所知。然核其品第,究不能与宋濂诸人雁行。

△《甘白集》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张適撰。適字子宣,苏州人。明初以儒士徵,授水部郎中,旋放归。见集中所作其妻《沈氏圹志》。而其《祭西平侯文》则自署“云南滇池渔课司大使”。

是洪武末又尝官云南,故集中每自称“滇池老渔”也。集为正统丁卯其子收所编。

文体修洁,而未造深厚。如在嘉、隆以后则为雅音,在元、明之间则未能与诸家壁垒相当也。

△《秫坡诗稿》七卷、《附录》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黎贞撰。贞字彦晦,秫坡其自号也,新会人。洪武初举邑训导,不就。坐事戍辽东,寻放归。《明史文苑传》附见《孙蕡传》中。是集初刻於嘉靖庚戌,岁久散佚。国朝康熙丙寅,其后人搜辑重刊。凡诗词赋三卷、杂文四卷,卷八附以赠言。贞少从孙蕡学诗,蕡集即其所编次。虽所造未深,而风格尚为遒上。惜此本掇拾於残阙之馀,其菁华已不概见矣。

△《竹居集》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王珙撰。珙字廷珪,常熟人。是集为其曾孙仲申所辑,其六世孙古始刊版。

朱彝尊《明诗综》不载其名,盖偶未见也。其诗多用《洪武正韵》,盖当时功令使然。大致出入於月泉吟社一派,亦时有秀句。而边幅单窘,兴象未深,数首之后,语意略同。观卷中绝无古体,其根柢可知矣。

△《别本袁海叟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