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43章

第43章

澄撰。澄号三江,太仓人,弘治癸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嘉靖初,议大礼不合,致仕归,道卒,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皆所作杂文,前有李维桢《序》,称澄没十馀年,其子希原裒所作诗文,为《三江集》,未及剞劂而散佚。后其从曾孙君明蒐拾鸠合,属维桢校刊,更名曰《遗稿》,诗已无一存,文存者仅二卷耳,云云。此本题曰《毛文简集》,与序不合,岂又经重刊欤?

△《何燕泉诗》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何孟春撰。孟春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孟春少游李东阳之门,传其诗派,而才力不及其富赡,故往往失之平衍。是编乃嘉靖间署郴州事蒋文化选录刊行,亦非其全集也。

△《吴文端集》四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吴一鹏撰。一鹏字南夫,号白楼,长洲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文端,事迹具《明史》本传。一鹏力争大礼,抗张璁、桂萼之锋,颇著风节,而不以文章名。是集前有徐阶《序》,称其子纯叔所编,而不著其名。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一鹏名位,与守溪王鏊,鼎峙吴中,诗品亦在伯仲间,然鏊不以诗名,即一鹏之诗,可知也。”

△《姚东泉文集》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姚镆撰。镆字东泉,慈谿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总督两广,中蜚语罢职。后复起为兵部尚书,总制三边,辞不赴;以规避落职,卒於家。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序记”二卷,“奏疏”四卷,“杂文”一卷,“学政事宜”一卷。文皆啴缓,尤多吏牍之辞,盖镆本以武略见也。

△《静芳亭摘稿》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陈洪谟撰。洪谟有《治世馀闻》,已著录。是集为洪谟所自定。以致仕之后,居高吾山下,筑亭山中,榜曰静芳,故以名其集。又自称高吾子,故亦曰《高吾摘稿》。其诗音节谐畅,而意境不深,盖弘、正之间,风气初变,渐趋七子之派,而未尽离三杨之体也。《明史艺文志》有《陈洪谟文集》二卷,不载其诗。今乃独有诗集,而文集未见传本。考此本卷首标题之下,俱有诗集二字,知尚别有文集,故以示别,非史误也。

△《矩洲集》十卷、附《樗亭集》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黄衷撰。衷有《海语》,已著录。考《千顷堂书目》,衷有文集、诗集各十卷,是编乃其诗集也。凡《吴中稿》一卷,《南中稿》一卷,《闽中稿》一卷,《粤中稿》一卷,《湖中稿》一卷,《伐檀稿》一卷,《草堂前、后稿》二卷,《续稿》二卷。多描写风景之作,末附《樗亭集》一卷,乃其弟褧所撰,篇帙不多,体格亦弱。

△《仁峰文集》二十四卷、《外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汪循撰。循字进之,休宁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顺天府通判。《江南通志》称其游庄昶之门,与王守仁数相论辨,盖亦讲学之流。集中有《答程曈书》云:“朱子著书立言,皆欲使人明其理,反求於心,未尝教人弄故纸糟粕,以资一己功利。后之习其学者,徒知排比章句,而扩充变化之无功;辨析词理,而持守涵养之不力;专训诂者,附会穿凿,叠床架屋,汩心思、乱耳目;工文词者,饰筌蹄,取青紫,龙断罔利,中立为奸。朱子之学,果如是乎?”其持论亦颇中流弊。然於曈之嚣争门户,不一纠正,则犹未破症结也。其文第取疏畅,不事翦裁,诗亦不出“击壤”一派。是集凡文十七卷,日录二卷,诗五卷,末附诗话数则。《外集》一卷,附录敕命、行实、墓铭、祭文之类。题嘉靖辛卯书林刘氏刊行。其子戩跋,谓先刻其强半,盖尚非全稿。刻本亦颇多脱佚,失於校正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