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集》四卷、《幽贞集》二卷、《邕歈集》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董传策撰。传策有《奏疏辑略》,已著录。此三集乃传策以嘉靖戊午遣戍,至隆庆丁卯召还,前后十年之诗也。《采薇集》为四言、乐府、歌行、绝句等体;《幽贞集》为五言古体;《邕歈集》为七言律体。诗多激烈如其为人。案《千顷堂书目》,《采薇集》作十四卷,《幽贞集》作十一卷,《邕歈集》作七卷,与此互异。明人集多随作随刊,卷帙无定。未知为此本不完,或黄虞稷误载。又有《廓然子稿》二卷,《蘧庐稿》七卷,此本不载,殆偶佚矣。
△《甔甀洞稿》五十四卷、《续稿》二十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吴国伦撰。国伦有《陈张本末略》,已著录。初,国伦为兵科给事中时,以倡众赙杨继盛,忤严嵩,左迁,世称其义。在后七子中最为老寿,初与王世贞、李攀龙唱和;后与李维桢、汪道昆辈,狎主诗盟,其著述颇富。然在当时,胡元瑞作《诗薮》,已讥其用句多同,一篇而外,不耐多读。国朝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王、李既没,《甔甀》几与四部争富,而海内之为真诗者寡,则文章不逮其行谊矣。此《甔甀洞稿》,国伦所手定;《续稿》则其子士良所校刊。《明史艺文志》,此二集外,又载其诗稿十五卷,今未之见,意其散佚欤。
△《苏山集》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陈柏撰。柏字子坚,一字宪卿,沔阳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井陉兵备副使。是集凡诗十卷,文十卷,诗颇宕逸有姿,而失於薄弱,文又不及其诗。《千顷堂书目》别载,柏《见南山集》八卷,不载此集,殆偶未见欤?
△《苏山选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柏撰。是集为莆田黄谦所选定,凡诗四卷,文三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卷,传写误也。
△《小渔遗稿》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唐汝楫撰。汝楫字思济,兰谿人,吏部尚书龙之子。龙号渔石,故汝楫自号小渔。嘉靖庚戌进士第一,官至左春坊左谕德。事迹附见《明史唐龙传》。
史称龙与严嵩相善,汝楫又以素附嵩得第一人及第,后坐嵩党夺官,则其人不足重,其文章亦不为世所称。是集为万历乙卯,兰谿知县庄起元所编,皆应俗之文。
起元称其著作甚夥,散佚不传,仅从其孙宗本、曾孙明照,索得残稿,就而编次云。
△《春明稿》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徐学谟撰。学谟有《春秋亿》,已著录。是编皆其以尚书召起,再入都时所作,故以“春明”为名。凡文编十卷,诗编三卷,续编一卷,文编末四卷为《齐语》,皆所著杂说。《千顷堂书目》作八卷,盖除《齐语》计之也。其《论诗》一条云:近来作者,缀成数十艳语,如黄金、白雪、紫气、中原、居庸、碣石之类,不顾本题应否,强以窜入,专愚聋瞽,自以为前无古人。小儿效颦,引为同调。南北传染,终作疠风,诗道几绝。其语盖为王、李而发。学谟与王世贞里闬\相近,而立论如此,颇不为习俗所染。然诗多懦响,终不能副所言也。
△《徐氏海隅集》四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徐学谟撰。《明史艺文志》载,《学谟文集》四十三卷,《千顷堂书目》亦载,《学谟海隅集》四十三卷。此本仅四十卷,前无序、目,盖奸黠书贾,以残阙之本,割去序、目,冒为完书也。开卷即列《宝殿》、《主芝》诸颂,盖当时风气类然。至其书《易名始末》一篇,与世传学谟初名学诗,以其时有上虞徐学诗疏劾严嵩,惧以同名罹祸,故改名学谟者,说又不同。盖莫得而详焉。
△《归有园稿》二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徐学谟撰。是集文二十二卷,诗七卷,乃其归田后所作。学谟尝谓昔人有云:近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於归。故自早岁罢荆州守,即构一园,名曰“归有”,因以名其诗文。中多酬应之笔,其杂著《中麈谐》、《镜戒》二卷,尤未免失之於俚。
△《留馀堂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潘季驯撰。季驯平生功业,著於治河,所作《河防一览》,已著录,是集诗一卷,文三卷,皆不见所长。《千顷堂书目》作五卷,或尚佚一卷欤?
△《李温陵集》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是集一卷至十三卷,为答书、杂述,即《焚书》也。十四卷至十七卷为《读史》,即摘录《藏书》史论也。十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