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49章

第49章

凡诗六卷,文八卷,初刻於天启五年,为其子永忠及门人王安仁所订定。版久毁,此本为其后人重刊。其中如《庆成宴》、《代巡》、《赠别》诸作,本五言长律,而杂之古体中;《题鹿鸣宴图》,本七言古诗,而列之词内。编次颇为舛误。且考卤在谏垣时,陈奏颇为侃直,其后三领节钺,能歼叛卒,修边备,与中朝权贵相抗,多有政绩可纪;而集中章疏,乃无一篇,意者尚别有奏议,自为一集乎?

△《华阳洞稿》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祥鸢撰。祥鸢字道卿,别号虚斋,金坛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编文十三卷,诗九卷。祥鸢多与嘉靖七子相往还,而诗能不涉其窠臼,然所造则尚未深也。

△《王奉常集》六十九卷(江苏周

厚堉家藏本)

明王世懋撰。世懋有《却金传》,已著录。是集赋、诗、词十五卷,文五十四卷,第五十二卷曰《澹思子》,第五十三卷曰《艺圃撷馀》,第五十四卷曰《经子臆解》、《易爻解》,皆所作杂说、笔记,附编集内者也。世懋名亚於其兄世贞,而澹於声气,持论较世贞为谨严。厥后《艺苑卮言》为世口实,而《艺圃撷馀》,论者乃无异议,高明、沉潜之别也。但天姿学力,皆不及世贞,故所作未能相抗耳,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敬美才虽不逮哲昆,习气犹未陷溺,斯持平之论也。

△《关洛记游稿》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王世懋撰。是集乃万历辛巳,世懋官陕西提学副使,旋以昙阳子事,为台谏所弹,乃移疾自洛阳东归时作。上卷游记三篇,下卷诗七十七首。屠隆为之《序》,亦全作二氏支离语,盖一时士大夫习气如斯也。

△《赐闲堂集》四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申时行撰。时行有《书经讲义会编》,已著录。是集赋、诗共六卷,文及杂著共三十四卷,其相业无咎无誉,诗文亦如其为人。

△《王文肃集》五十二卷、《附录》二卷(检讨萧芝家藏本)

明王锡爵撰。锡爵有《王文肃奏草》,已著录。是集为其孙时敏所编,凡杂文十二卷,书十八卷,奏疏二十二卷,附载《荣哀录》一卷,志状碑传一卷,前有申时行《序》,然时行乃序其奏疏,非序其全集,时敏刊刻之时,取以冠编耳。

时敏《跋》称:汇集文稿,不能十之五六,诗稿经年广搜,未能成帙,又称:入阁以后参军代笔,奉有先命,不敢混入云。

△《观我堂摘稿》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李材撰。材有《李见罗书》,已著录。其学出於姚江,而稍变其说。遂开止修一派,与良知一派并传。然制行颇率意自恣,官巡抚时,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兵变。后云南巡按御史劾其破蛮冒功,逮问坐系十馀年,谪戍福建,乃仍用巡抚仪从以往,为当时所怪。黄宗羲《明儒学案》谓:其以师道自任,不因患难而改,不知者谓其不忘开府门面,则失之。然师道尊严,岂在鼓吹张盖?宗羲以姚江一派门户相同,从而为之曲说耳。是集凡《大学古本义》一卷,《书问》十卷,《杂著》一卷,皆其讲学之文也。

△《敬和堂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许孚远撰。孚远字孟中,德清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孚远之学虽出於唐枢,然史称其笃信良知,而恶夫援良知以入佛者。故与罗汝芳、杨起元、周汝登龂龂相争,在姚江末派之中,最为笃实。

冯从吾、刘宗周、**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是集前,有叶向高《序》,盖万历甲午,孚远为福建巡抚时所刊,每卷之首尚空其次第,未镌以版心号数,计之凡序一卷,记一卷,杂著一卷,书一卷,疏二卷,公移二卷云。

△《卫阳集》十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周世选撰。世选字文贤,故城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是集以卫阳为名,盖故城在卫河之阳,世选以自号,因以名集也。世选以风节著,文章非所留意,然集中章奏,如《谏穆宗驰马於禁掖》、《神宗讲武於宫中》,皆不知明之积弱,由於朝廷之宴安,朝廷之宴安,由於诸帝之不知兵事,持论殊为迂阔。又姚希孟《序》谓:大学士高拱构祸华亭,将引世选效指臂,弗应,遂被逐去。复引其祭拱文中隐显参商语,以证之。然世选出拱之门,不受指嗾,具见特立之操。乃拱既卒,而必特彰其事於祭文,是又不如置之不辨之,为厚矣。

△《海亭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郑普撰。普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