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草》九卷、《楚草》十二卷、《家草》七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郭子章撰。是集以《晋草》、《楚草》、《家草》合为一编。《晋草》,乃其由浙江参政迁山西按察使时所作,在万历二十一年;《楚草》乃其由山西迁湖广布政使时所作,在二十二年;《家草》则由福建布政使入觐,归而乞休时作。
在二十六年也。此后即接《黔草》矣。是集钞本,讹脱甚多,并佚其《家草》之第六卷。考其总目所阙,凡尺牍十八首。故原目八卷,今以七卷著录焉。
△《黔草》二十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郭子章撰。是集自为一编,乃其巡抚贵州时作,总目虽题二十一卷,而第八卷分九子卷,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七卷,皆分二子卷;卷十四分三子卷,实三十四卷,不明其例。至卷十四后,既曰卷又十四,又曰卷又又十四,尤创见也。案《千顷堂书目》,子章所著尚有《闽草》十六卷,《留草》十卷,《浙草》十六卷,《闽藩草》九卷,《养草》一卷,《苫草》六卷,《传草》二十四卷,今皆未见。而《粤草》十卷,黄虞稷乃不著录,盖当时随作随刻,又随意并数种为一帙。多寡分合,初无一定,故所见参差不一耳。
△《李中丞文集》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李氵来撰。氵来字源甫,号养愚,雩都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是集为国朝康熙十年其里人易学实所刻,大抵皆应俗之作。盖氵来本以清介著,学实之刻其遗文,特重其为人耳。
△《文洁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邓以赞撰。以赞字定宇,新建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文洁。
事迹具《明史儒林传》。以赞早以孝行闻,晚退居西山三十年,以清介为世所重,而无所著述。此本乃吉水邹元标蒐辑於断简散帙之中,宜兴吴达可为之付梓。
其讲学语仅存数则,馀不过奏疏三首与书序、记传诸应酬之文耳。中附诗数十首,尤非所长也。
△《方初菴集》十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方扬撰。扬字思善,号初菴,歙县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杭州府知府。
是集第一卷为语录,二卷为箴论,三、四卷为诗,五卷至十六卷为杂文。其语录箴论,尚皆切实,惟诗文多应酬之作,末附莅官时诸告条,尤为冗杂。扬本有《山中》、《燕中》、《中州》、《南署》等稿,此集乃其门人贺灿然所合编也。
△《陈如冈文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陈大科撰。大科字思进,号如冈,南通州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两广。大科官给事中时,因岁旱上弭灾六事,迁太常卿时,又疏救李献可等,又劾太监冯保,有直声;及总督两广,有定安南功。是集上一卷,具录当时奏疏,下一卷,则杂文数篇而已。
△《赐馀堂集》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吴中行撰。中行字子道,号复菴,武进人。隆庆辛未进士,官编修时,与赵用贤等论张居正,廷杖削籍。后屡起屡废,卒不大显,终於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为其子大理寺少卿亮所编。中行以鲠直称,词章不甚著於世。集中《植纲常》、《正朝廷》二疏,气节凛然,又不以词章论矣。
△《邹聚所文集》六卷、《外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邹德涵撰。德涵字汝海,安福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
《明史儒林传》附见其祖守益传末。是集凡诗一卷,文五卷;其外集一卷,则皆历官诰敕及往来书牍也。诗文多涉禅机,持论亦往往偏驳,史称守益子善,服习父训,践履无怠,称其家学。而德涵从耿定理游,定理不答,发愤湛思,自觉有得,於是专以悟为宗,於祖父所传,始一变云。
△《研山山人漫集》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方盱撰。盱字文明,后弃举子业,将游五岳,取庄子《逍遥游》语,改名大年,苏州人,居洞庭东山。是集为湖州沈庭诏所编,前有隆庆二年姜元《序》、茅翁积《方山人传》。又列《翁积诗评》数条,逐体分论,多大言无实,至诋束晳《补亡》,秽不可读,其分五言律、五言排律为二格,而云“排律本赋体”。
又谓:绝句裁自近体,皆漫无依据。其推重旴诗,以四言、六言比嵇康,五言比陶潜,五言律比张九龄,五言绝句比王维。然皆所谓形骸之外,去之愈远。七言古诗尤为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