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为《索辞》八篇,以拟《系辞》。又出诸家僣经之下。《曲洧新闻》杂记时事,盖仿朱弁《曲洧旧闻》,而於张居正屡以谋篡书之,未免恩怨之词,不足徵信。《吹剑草》为所作诗文,自称不作唐以后语,然刻意摹拟,斧凿之痕不化。
△《郢垩集》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范守己撰。是编於宦游所至,各为一集。曰《西饷稿》、曰《云间稿》、曰《北行稿》、曰《吴中稿》。诗文词赋杂编,不分体裁。王世贞为之《序》,语亦在抑扬之间。
△《场居集》二卷、《田居稿》一卷、《河上稿》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李化龙撰。化龙有《平播全书》,已著录。其平生以经济著,《平播》、《治河》诸疏,表表当代,原不必以诗见,乃必欲以功业兼文章,其画蛇之足乎?
△《少室山房续稿》十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胡应麟撰。应麟有《笔丛》,已著录。是编凡《两都集》一卷,《兰阴集》一卷,《华阳集》十卷,《养疴集》二卷,《青霞稿》一卷,仅止五种。盖《类稿》未出以前,随作随刊之本也。
△《郊居遗稿》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沈懋学撰。懋学字君典,宣城人。万历丁丑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追谥文节。事迹附见《明史田一俊传》。是编诗三卷,杂文七卷,万历乙巳其兄子有容刊於福建。懋学官翰林时,值张居正夺情,与吴中行、赵用贤谋各上疏,吴、赵皆受杖去国,而懋学疏章为人所持,不果进。乃贻居正子嗣修书,又与工部尚书李幼滋书以争之。今集中有《拟救建言诸臣令大学士张居正奔丧疏》一篇,盖即其时未上之稿,然非拟疏之难,上疏之难也。既未上矣,存之何为乎?
△《快雪堂集》六十四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明冯梦祯撰。梦祯有《历代贡举志》,已著录。梦祯旧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故以名堂。后帖归冯铨,堂名亦随之而移,实则始自梦祯也。是编文六十二卷,诗止二卷,所作皆喜於疏快,不以镂刻为工,而随意所如,无复古人矩矱矣。
△《海门先生集》十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明周汝登撰。汝登有《圣学宗传》,已著录。是集凡文十卷,诗二卷。集中如《九解》九篇;越中、南都、剡中、东粤、新安“会语”,五篇;皆聚徒讲学之语。其释“良知”二字,谓良训甚也,当如至善、至德、至礼、至乐、太极、太初等。“至”字、“太”字,皆“甚”字之义,有不可拟议,不可名言之妙。
其立义新奇,非惟孟子无此说,即王守仁亦无此说。斯真龙溪末派,惟所欲言者矣。诗亦作白沙定山之体,其《正唐诗》一十五首,尤不可解。如《取李白问余何事栖碧山》一首,翻其意而窜改之曰:“桃花流水依然在,别有天地只人间。”
是不几王安石之“一鸟不鸣山更幽”乎?
△《东越证学录》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周汝登撰。汝登传王畿之说,故是录以证学为名,而会语亦与诗文并列。
△《可菴书牍》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栋撰。栋字可菴,昆山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兵科都给事中。是编为其邑人王焕所编,以其历任书牍分卷排纂,亦王俭一官一集之例也。
△《詹养贞集》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詹事讲撰。事讲字明甫,别号养贞,江西乐安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北直隶提学御史。其集初刻於万历戊戌,凡文三卷,诗四卷,后诗集散佚,仅存文集。国朝乾隆庚申,其元孙道行重刊之,即此本也。事讲从罗洪先游,传姚江良知之学,《陈献章、王守仁之从祀》,实允事讲之请,集中以此疏为冠。盖其生平宗旨所在也。
△《片玉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陈邦科撰。邦科字俊卿,号警亭,高安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河间府知府。是集凡《阆瀛漫语》一卷,《言责要览》一卷,《留台疏稿》一卷,《听花轩摘稿》一卷,其《阆瀛漫语》,皆设为问答以辨析物理,力辟星命轮回之说,持论甚正。其谓欲端善败之原者谨诸德,握治乱之机者慎诸人,尤为切实。至谓理之变者为怪,气之变者非怪,国家之盛衰本於乖和,不关祥异,则主持太过。
欲破谶纬之妄,转岐天人而二之,不几於天变不足畏乎。《言责要览》及《留台疏稿》皆其官南京御史时所作。明至万历以后,居言路者大率矫激攻讦,以致国是纷拏,迄於乱亡而未已。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