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意条达,颇为博辨,而亦失之好尽,朱子所谓少先辈淳实气象者也。其《与张錬菴论春王正月书》及《答或人》一书,均为平生得意之笔。然其说似辨而不确,所引“秦以亥为岁首,汉因之,而史书‘始建国曰元年冬十月’。后世之文既不可以证经,即所引《伊训》、《元祀》。十有二月亦不知其为《古文尚书》,盖明知周正之必不可移,而又必欲申夏时之说,於是谓书春以敬天,春为夏之春;书王正月以尊王,月为周之月。”仍胡安国之绪论而已矣。
△《怀舫集》三十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荔彤撰。荔彤有《大易通解》,已著录。是集凡诗十二卷,又续集诗九卷,别集诗六卷,《偶遂草》两卷,《纪恩诗》一卷,《外杂著》三卷,《怀舫词》一卷,《杂曲》一卷,《弹词》一卷,末附《自述》一篇,盖仿扬雄之体。
然所云手注《九古经》,望道窥一贯,发微言,明大义,不落前儒窠臼云云。自负亦颇不浅矣。
△《秋水集》十六卷(御史戈岱家藏本)
国朝冯如京撰。如京字紫乙,代州人,顺治中由拔贡生,历官至广东左布政使。是集凡诗八卷,文四卷,宫词一卷,《粤槎日记》一卷,《北征纪略》二卷,其诗颇清利,尤工於五言;文亦平正,惟骈体不为擅长。诗文皆有批评,为其宗人士标所点定,《粤槎日记》者,乃自江南之广东任时,纪其行役所见;《北征纪略》,则自广入觐时作也。
△《偶然云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汤之锜撰。之锜字世调,宜兴人。是集,冠以《约言》一卷。《江南通志》称其论学以“周子主静之说”为宗,仿高攀龙《复七规》、《春秋两会》即指是约也;文录二卷,《解易》、《春秋》独多,馀亦讲学之文。诗录三卷,仿《击壤集》体;语录二卷,大抵衍先儒绪论,《行录》、《行状》共一卷,则其门人所辑也。其《隐公论》,谓隐公仇君怼父,未免锻炼深文;《春王正月解》,谓始乎子者,十二月之序;始乎寅者,四时之序,惟商与秦建丑建亥,时与月皆不可首,亦未免勇於非古。解《大学》,以“明明德”为“格物”,又云“物者,可见可闻者也,至善者,不可见、不可闻者也”。然既不可见闻矣,又乌从而止之乎?至於假寐见先师孔子,拊其背而呼之。未卒之,先梦周公约其同行。又吴与弼《日录》之续矣。
△《皋轩文编》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光坡撰。光坡有《周礼述注》,已著录。是集凡文二十篇,皆发挥性理,阐明经义之作。其论学主程、朱;论礼主郑氏;论易则宗邵子,而兼取扬雄《太元》,以为僣《经》虽有罪,而存《易》则有功。然必以《太极》、《先天》二图,为不出自陈抟,则未免回护之见。晁以道作《李之才传》,序述源流,至为明白,同时之人,当非无据,非朱震一人之私言也。
△《澄江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陆次云撰。次云有《八纮译史》,已著录。是集皆古今体诗,盖其官江阴时所作,故以“澄江”为名。集中五古短篇及宫词之类,颇能自出新裁,而蹊迳不免於太狭。尤侗《序》,称次云尚有《玉山集》,附此以传,此本无之,殆偶佚欤。
△《北墅绪言》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陆次云撰。是集,皆所作杂文,而俳谐游戏之篇,居其大半。盖尤侗《西堂杂俎》之流,世所谓才子之文也。
△《恕斋偶存》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方士颍撰。士颍字伯阳,淳安人,顺治末诸生。是集凡诗六卷,赋一卷,末附其子葇如《衔恤吟》一篇。士颍四子,叔子楘如,登康熙丙戌进士,以制艺名。葇如其季也,士颍没后,葇如手写遗稿刊行。毛奇龄、毛际可诸人为之《序》。
其诗惟五言古体,颇有气格。
卷一百八十三集部三十六
○别集类存目十△《耐俗轩诗集》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申颋撰。颋字敬立,广平人,副榜贡生。明太仆寺丞佳允之孙,涵光之侄也。涵光所著《聪山集》,以杜甫为宗,颋诗则惟作古体,无近体,古体又皆五言,无七言,大抵源出阮籍《咏怀》,陈子昂、张九龄《感遇》,多托意寓言之作,而其运思取径,又出入於黄庭坚、苏轼之间,颇为拔俗。然其间或有纵笔一往,伤於快纵者;或有故以波峭取姿,掩抑示意,伤於纤佻者;或有太涉理语,伤於实相者。瑕瑜互见,尚未能一一超诣也。
△《一溉堂诗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