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实相传之误也。是编为乾学所裒辑,凡诗五卷,词四卷,文五卷,《渌水亭杂识》四卷,又附录碑志、哀輓之作,为二卷。
△《翠滴楼诗集》六卷(监察御史戈岱家藏本)
国朝冯云骕撰。云骕字懿生,代州人。康熙丙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集,皆所作古今体诗,惟冠以《赋》一篇,殿以《词》一阕。盖云骕没后,其门人鹿祐所编,故掇拾残賸,所存仅此云。
△《兼山堂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锡嘏撰。锡嘏字介眉,号怡庭,鄞县人。康熙丙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集,为慈谿郑梁所选录。凡文六卷,诗二卷,颇不失矩度。然锡嘏本以制义擅长,此则其馀力及之者也。
△《清芬堂存稿》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胡会恩撰。会恩字孟纶,德清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其馆阁诸诗,别编为《赓飏集》,今未见传本。是集所录,则由丙辰至庚寅三十五年所作也。诗有清腴之致,而风骨未遒,故於一时流辈之中,尚不能排突诸家,自成一队。
△《蘧庐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黄钟撰。钟字宏音,号蘧庐,如皋人,康熙中诸生。是集,为其门人邓士英所编。凡文四十四篇
,前列总目,总目之后仿《史记自序》、《汉书叙传》之例,每篇各为之《序》,述所以立言之意,自有别集以来,兹为创体。然亦足以见其文不苟作,必有所取义矣。其文大抵纵横奇肆,自达所见,其《与友人论文书》,大旨主於不似古人,乃能为古人,亦迥异貌拟秦、汉,词杂齐、梁之习。惟其文多作於明末,感触时事,往往言之过当。如《洪范论》,谓治世之天,甚愿乎人之为君子也,则所向在此矣;乱世之天,甚怒乎人之为君子也,则所威在此矣。至终篇归於顺受其正。亦仍沿刘峻《辩命题》之旨,非和平中正之道。其《杨墨论》,虽为伪谈忠孝者发,而以墨翟为伪,杨朱为诚,亦未免愤激太甚。大抵其才力,足以驰骤古人;而学养之深醇,则未之逮也。
△《西涧初集》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刘然撰。然字简斋,江宁人。卷首有康熙戊午杜濬《序》,称其诗文闳深奥衍,不可名状。今观斯集,殊不副斯言。其《水中雁字》七言律诗,用上下平韵至三十首,亦太夸多斗靡。以如是题目,作如是体裁,虽李、杜不能工也。
△《青门簏稿》十六卷、附《邵氏家录》一卷、《青门旅稿》六卷、《青门賸稿》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邵长蘅撰。长蘅一名衡,字子湘,武进人。是集,乃其兄子璿等编次。
康熙戊午以前为《青门簏稿》,诗六卷,文十卷;己未讫辛未为《旅稿》,诗二卷,文四卷;壬申后为《賸稿》,诗三卷,文五卷。其《邵氏家录》,则以康节祠堂碑记之类,汇为一编者也。
△《竹垞文类》二十六卷(内府藏本)
国朝朱彝尊撰。彝尊有《经义考》,已著录。是集,乃其未遇时所刻。中有《曝书亭》所未录者,皆悔其少作,自为删汰也。
△《受祺堂诗集》三十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因笃撰。因笃字子德,又字天生,富平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顾炎武作《音学五书》,特载与因笃一札,盖颇重之。阎若璩作《潜邱劄记》,则云杜造故事,莫过於李天生。然所谓杜造故事者,今不可考,则姑存其说矣。是集,为因笃所自定,本三十五卷,此本独阙第四卷,目录注云未出。其为因笃自删之,或为随写随刻,误排卷数,不得已而立一虚卷,均未可知也。其诗大抵意气苍莽,才力富赡,而亢厉之气一往无前;失於粗豪者,盖亦时时有之,殆所谓利钝互陈者欤。
△《世恩堂集》三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顼龄撰。顼龄号瑁湖,华亭人。康熙丙辰进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大学士,谥文恭。是编,凡《诗集》三十卷,《经进集》三卷,《诗馀》二卷。顼龄值文治昌明之日,奏太平黼黻之音,故一时台阁文章,迥异乎郊寒岛瘦,即早年未达时作,亦无衰飒哀怨之意,足以见其襟抱矣。
△《深秀亭近草》五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潘锺麟撰。锺麟字层峰,华亭人。是编,皆七言律诗,前四卷为乞酒之作,所投赠者凡二百六十五人;后一卷为寄怀之作,所投赠者凡三十人。以大学士王顼龄、户部尚书王鸿绪为冠,盖借此以存其人,乞酒寄怀,特假托之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