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存备参考焉。又案:叶盛《水东日记》,称祭酒安成李先生,於刘履《风雅翼》常别加注释,视刘益精。安成李先生者,李时勉也。其书今未之见,然时勉以学问醇正,人品端方,为天下所重。诗歌非其所长,考证亦非其所长。计与履之原书,亦不过伯仲之间矣。
△《荆南倡和集》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元周砥、马治同撰。砥字履道,无锡人;治字孝常,宜兴人。《明史文苑传》,并附载《陶宗仪传》末。至正癸巳、甲午、乙未三年,砥遭乱,客治家,治馆砥於宜兴荆溪之南,随事倡和,积诗一卷,录成二帙,各怀其一。同时遂昌郑元祐为之《序》,二人亦自有《序》。后砥从张士诚死於兵,而治入明为内邱县知县,迁建昌府知府,与高启友善,遂以此集手录本付启。启复以与吕敏,有启《后序》及徐贲《题志》。敏后仍归诸马氏。成化间,乡人李廷芝携至京师,俾李应祯、张弼校正付梓。集后附录数首,皆砥在荆南前后之作,及治赋砥哀词,与其追和之诗。砥以吟咏擅长,与顾阿瑛往来。《玉山雅集纪游》诸编中,多载所作,格调皆极谐婉。其撰是集,正元末丧乱之际,感时伤事,尤情致缠绵。
治诗稍逊於砥,而隽句络绎,工力亦差能相敌。以视《松陵倡和》、《汉上题襟》,虽未必遽追配作者,而两人皆无全集行世,存之亦足见其一斑焉。
(案:周砥与马治诗同一集,而人隔两朝,遂无时代可归,今以治虽入明而在元所作,尚可谓之元诗;若砥则断断不可编於明。故以砥为主,缀元人之末,此不得已之变例也。)
卷一百八十九集部四十二
○总集类四△《乾坤清气集》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偶桓编。桓字武孟号海翁,因眇一目,又自号“瞎牛”,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是集录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公、元
好问等,上该金、宋之末;张以宁、危素等,亦下涉明初。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明初诗人操选政者,赖良直卿、许中丽仲孚。刘仔肩汝弼、沈巽士偁、王偁孟敭,皆有所蔽。惟瞎牛《乾坤清气》一编,能别开生面。惜余所钞阙七言近体绝句,未得全书,恒以为憾。此本称,钞自孙氏“苍雪斋”,所阙与彝尊本同。又以厉氏“樊榭山房”本,郁氏“东啸轩本”参校,颇为精善。虽卷帙无多,而去取极为不苟,又编在明初,多见旧刻,如七言古诗中陈旅《泰定元年八月》一首,张翥《周昉按乐图》一首,郑元祐《送林彦清》一首,《将还淮扬》一首;古乐府中,揭徯斯《马上郎》、《车中女》二首,陈泰《汉使谣》一首,萨都剌《秋夜长》一首、张宪《飞来狐》一首;五言律诗中,如马祖常《寄邵允文》一首,《南征》一首,张翥《禖台》一首,《游石头城清凉寺》一首,杨基《夏夜有怀》第二首。今本集皆佚不载,惟赖此集以存。又五言律诗中,赵孟頫\《次袁学士上都集韵》一首,《松雪集》不载;而谭氏所刻《赵子昂诗集》有之,当亦从此本摭入也。他如《题金渊集》诗、《山村集》、《竹素山房集》,皆作吾衍,此本作屠彝。《乌夜啼》、《将进酒》、《赵孝子歌》三首,《玉山草堂雅集》作柯九思,此作雅琥。皆足以考异。其馀字句,互异诸集者,不一而足,甚如倪瓒《春日云林斋居诗》凡六韵六十字,而与本集相同者仅十七字。桓受知倪瓒最深,是必其手授定本,为编《云林集》者所未见矣。至於甘立《乌夜啼》一首,既见八卷《古乐府》,又载入一卷中,作《晚出西掖》第二首,编次亦未免小疏。李孝光《题杨铁崖琴书安乐窝》诗,“艳妻欢娱,自令身枯”二句,误析“令”字为。“人之”二字,传写亦未免有舛。然元诗选本,究当以此编为善也。
△《元音》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洪武甲子乌斯道《序》,称宁波孙原理汇辑。又有曾用臧《序》,称为定海丞张中达所刻,末题辛巳九月下澣,而空其年号两字。
考辛巳为建文三年,殆以靖难革除,剷削其板,盖犹明初本也。所录自刘因至龙云从,凡一百七十六人。每人之下略注字号爵里,大抵详於元末,而略於元初。
末附无名氏诗十一首,又陈益稷诗一首,程文海诗四首,滕宾诗一首,虞集诗五首,别题曰《补遗》。均为原目所不载。其中无名氏诸篇,尤为浅俗,与全书体例稍异,或中达刻板之时,以意增入欤?顾嗣立《元百家诗选》凡例,尝议宋公传《元诗体要》、蒋易《元风雅》及原理是书,所收均为不广。然是书於去取之间,颇具持择;虽未能尽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