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67章

第67章

古》、《金石》诸录,《博古》、《考古》诸图,以迨《隶释》、《隶续》而下,搜括旧刻,争奇炫博者,弥不一家。而西汉自“五凤砖”数事以外,寥寥无多,其碑碣文词,器物铭识,亦往往惟称东汉。鼎祚蒐罗既富,义取全收,其间真赝互陈,异同蜂起,而订讹正舛,亦不及《西汉文纪》之详,固其所也。

至如《曹全》一碑,近代始出,亦复捃摭不遗,其采辑亦云勤矣。若夫永和《裴岑破呼衍王碑》,远在西域,我皇上天威耆定,儒者始睹其文。鼎祚生明季衰微之时,嘉峪关外,即为绝域,其略而不载,固未可以为疏漏焉。

△《西晋文纪》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梅鼎祚编。西晋相传四叶,为日无多,何晏、王弼之徒,以庄、老清言转相神圣,浸淫不返,遂至於南渡偏安。然观鼎祚所编一代之文,则讨论典故,崇励风俗者,犹居其半。盖东汉以来,老师宿儒之遗训,越三国而犹有存焉。非鼎祚裒而辑之,不知建武以还,犹能立国者,为礼教未殄之故也。其中多采诗赋之《序》,以足篇帙,特较他代为繁,殊嫌割裂。又司马懿以及师、昭,虽《晋书本纪》三祖并登,而揆以史法,终乖限断。鼎祚既通编八代之文,自宜附之魏末,使名号不舛,时代靡差。乃因仍《晋书》之失,存其帝号以冠篇,是亦失於纠正者矣。

△《宋文纪》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梅鼎祚编。鼎祚所辑《八代文纪》卷溢三百,其版行者,自《皇霸》至《西晋》而止。鼎祚殁后,应天巡按御史张煊、宁国府知府周维新始为次第开雕。

而此集先成,故卷首独有煊及维新《序》。宋之文,上承魏、晋,清俊之体犹存;下启晋、梁,纂组之风渐盛。於八代之内,居文质升降之关,虽涉雕华,未全绮靡。观鼎祚所录,可以见风气转移,日趋日变之故焉。其编纂之体,略同汉、晋,中间如《庐山公九锡文》和《香方》之类,钜细兼收,义取全备,犹之<鱼旦>表、头责子羽文,诸作,咸登前牒,不能以芜累为讥。惟《宋公册封九锡禅代》诸文,既为晋人所撰,自当附之於《晋纪》,移而入宋,於例殊乖。又司马越《女铭词》,虽发自宋年,而撰由晋代,附之简末,尤无取义,是则编次之疏矣。

△《南齐文纪》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梅鼎祚编。是集於酬答之文,参错附录,及误载前代册诰,与诸集略同。

而体例尤为丛脞,如《永明五年九月诏》,乃《齐书》撮叙其事,而以为诏词;高祖《与周盘龙第二敕》,明帝《手诏王思远》,皆只常言五字,但可存为故实,岂宜目以文章。无姓名之文,例附於末;而《鱼腹侯子响还本奏》独列於前。代拟诸作,例归操觚之人,而褚渊《禅齐诏》、江淹《筑垒教》独不画一。曹景宗《与弟义宗书》,沈约《答陆厥乐蔼书》,犹曰人虽入梁,事关齐代。至於宋顺帝《答诛黄回诏》,则《宋文纪》自为一集,何以隔代阑入?若刘虬《答萧子良书》,已见二卷,又见六卷,失检抑又甚矣。其间如高祖《与王彦之书》,《尺牍》误以为世祖。崔觉《与妹书》,《尺牍》误以为崔恭祖。亦间有小小驳正。

然如黄回一人,隔数页而重注;曹虎一人,前注见北魏,而七卷之中乃别出曹虎之名,详注爵里,矛盾者正复不少。徒以一代之文,兼收全备而存之耳。

△《梁文纪》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梅鼎祚编。是集,采梁一代之文,多取之《梁书》、《南史》及诸家文集,故所录不甚繁碎,考证亦颇精核。惟以后梁萧岿退附外国之后,不与诸王同列,殊乖次序。又侯景矫诏入於简文帝文内,亦非事实。他若梁武帝《请谥答诏》,不著其人,稍为疏漏;《江淹集》作於齐代,割以入齐,《齐文纪》既已发例,何佟之之文,乃云以上作於齐朝,以下作於梁世,但为分注,而全入此集,亦未免自乱其例。然较他集,终为有条理也。梁代沿永明旧制,竞事浮华,故裴子野撰《雕虫论》以砭其失。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曰:“六典、三礼所施则有地,吉凶嘉宾,用之则有所。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反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又曰:“时有效谢康乐、裴鸿胪文者,亦颇有惑焉,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时有不拘,是其糠粕;裴氏乃良史之才,了无篇什之

美。谢故巧不可阶,裴亦质不宜慕。”一代帝王,持论如是,宜其风靡波荡,文体日趋华缛也。然古文至梁而绝,骈体乃以梁为极盛。残膏賸馥,沾溉无穷,唐代沿流,取材不尽,譬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