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广独再和焉。前有广序,后有杨荣跋,称写八景图,并集诸作置各图之后,裱为一卷,藏之箧笥。则此集乃后人从图卷中录出者也。
△《文章辨体》五十卷、《外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讷编。讷有《祥刑要览》,已著录。是编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之说。内集凡四十九体,大旨以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外集凡五体,则皆骈偶之词也。程敏政作《明文衡》,特录其叙录诸体,盖意颇重之。陆深《谿山馀话》亦称《文章辨体》一书,号为精博,自真文忠《文章正宗》以后,未有能过之者。今观所论,大抵剽掇旧文,罕能考核源委,即文体亦未能甚辨。
如内集纯为古体矣,然如陆机《文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赋》已纯为骈体,但不隔句对耳。至骆宾王《讨武曌檄》纯为四六,而列之内集;又孔稚圭《北山移文》亦附之古赋。是皆何说也。《古乐府》备列吴声歌曲、西曲歌、江南曲诸体,淫词艳语,并登简牍。而独斥律诗为变体,非耳食欤?外集收及词曲,已为泛滥。而以王维《渭城曲》、刘禹锡《竹枝词》、白居易《杨柳枝》词缀於简末,谓之附录。夫《渭城曲》本题为《送元二使安西》,当时伶人采以入乐耳。
遽别之於绝句之外,已为愦愦。且唐歌曲乃宋、元词曲之先声,反附录於宋、元人后,直本末倒置矣。其馀去取,亦漫无别裁,不过取盈卷帙耳,不足尚也。
△《桥门听雨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金庠编。庠,苏州人。永乐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永乐七年会试,得陈燧等九十五人。时值巡幸北京,诸贡士寓居太学俟廷对,雨中取杜甫“好雨知时节”及“落日放船好”二律,人各一韵,赋诗见志。庠因汇而成帙,凡九十五人。中除前科已经冠带及肄四裔书者不与。馀八十人,又以忧去者二人。
诗凡七十八首,内阙史安、邓昌二首,盖编录之时,已偶失其稿也。
△《鼓吹续编》九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朱绍、朱积同编。绍字善继,积字善庆,江阴人。二人兄弟也。是编成於永乐二十二年,盖续《唐诗鼓吹》而作,故所录仍皆七言律诗。凡宋诗一卷,元诗二卷,钜手名篇,率不一选。而明人之诗乃多至六卷。其去取乖方,可以想见。
明初风气犹淳,而已有后来坊刻社稿之习,殆不可解。
△《士林诗选》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怀悦编。悦字用和,嘉兴人。永乐中以纳粟官通判。是集所载,皆一时友朋之作。近体最多,持择亦未精审。
△《兴观集》一卷、附《山村遗诗、杂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瞿暹编。暹旧藏仇远手书七言律诗三十八首,有元末明初诸人题跋。其邑人翰林修撰王希范常以兴观二字题卷端,故暹名之曰《兴观集》。宣德三年,暹又乞其伯父长史佑书所为七律五十首於卷后。故魏骥序曰:“《兴观集》者,钱塘瞿暹集其乡人先达仇山村、瞿存斋二先生所著七言近体八十八首。”世或专称《仇远兴观集》,误也。后缀《山村逸诗》一卷,凡诗五十四首,《杂著》二首,不知何人所附。今《山村遗稿》已有新本,而远《金渊集》复从《永乐**》中裒集成帙,刊刻以行。此不完之本,不足为重,故仅存其目焉。
△《柳黄同声集》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杜桓编。桓字宗表,徽州人。是编刻於宣德己酉。以柳贯、黄溍皆其乡人,因采贯延祐庚申以国子监助教分教上都诗三十二首,至治癸亥考试进士於上都时诗九首,溍至顺辛未以翰林应奉扈从上都诗十二首,合为一集。其时溍集未刻,故所载虞集诸人题跋,较贯诗独详云。
△《存存稿》十卷、《续稿》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存存稿》,明周泰编。《续稿》周寀编。皆其先世遗集也。《存存稿》凡《石初集》五卷,周霆震撰;《达止集》三卷,霆震子庄撰;《提举集》一卷,庄长子静撰;《蹄涔集》一卷,庄次子庸撰。泰合编之为十卷,泰即庸之孙也。
其书成於正统丙寅。至万历十九年,其裔孙寀又益以周永锡《愚直存稿》一卷,周正方《佩韦存稿》二卷,名曰《续编》,合订成帙。案霆震《石初集》有单行之本,已别著录。其馀五集特子孙自珍其手泽,为一家之书耳,实皆非霆震比也。
其曰《存存稿》者,寀序称或取绵绵之义,或取存其所存。是其命名,其子孙已不得详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