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73章

第73章

△《古文渎编》二十三卷(通行本)

明王志坚撰。志坚有《读史商语》,已著录。是编乃其督学湖广时所选唐宋八家古文。凡诸集中稍涉俳偶者,皆不采录。以志坚别有《四六法海》一书,登载骈体故也。其曰渎编者,取刘熙释名渎者独也,独出其所而注於海之义。盖以八家为正派,馀为支流。故所选历代之文,别名澜编云。

△《文俪》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翼飞编。翼飞有《慧阁诗》,已著录。是书所录,自汉及唐皆以骈俪为主,略依《文选》之例。惟不载诗,与《文选》稍异耳。

△《天籁集》二卷(庶吉士戴震家藏本)

明释无相编。无相始末未详。是集成於万历己酉,所录皆宋以前不工文者之诗。如《易水歌》、《黄台瓜词》之类。序称:“诗以道性情。后世雕绘字句,嚣争宗派,於所谓诗言志者无当也。孔圣删诗,多取委巷歌谣,毋乃不工於文者反能直抒性情为风雅正轨乎”云云。殆为明季风气而言,然矫枉过直矣。

△《诗归》五十一卷(内府藏本)

明锺惺、谭元春同编。惺有《诗经图史合考》,元春有《岳归堂诗集》,均已著录。是书凡古诗十五卷,唐诗三十六卷。大旨以纤诡幽涉为宗,点逗一二新隽字句,矜为元妙。又力排选诗惜群之说,於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於是尽亡。至於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顾炎武《日知录》曰:“近日盛行《诗归》一书,尤为妄诞。魏文帝《短歌行》:‘长吟永叹,思我圣考。’圣考谓其父武帝也,改为圣老,评之曰:‘圣老字奇。’”《旧唐书》载李泌对肃宗言:“天后有四子。长曰太子宏,天后方图称制,乃鸩杀之,以雍王贤为太子。贤自知不免,与二弟日侍父母之侧,不敢明言。乃作《黄台瓜词》,使乐工歌之。其词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其言四摘者,以况四子也。以为非四所能尽,改为摘绝。(案高棅《唐诗品汇》载此诗,已作摘绝,则非惺之所改,然惺因仍误本,是亦其失。故仍存炎武之说。)此皆不考古而肆臆之说,岂非小人而无忌惮者哉!朱彝尊《诗话》谓是书乃其乡人托名。今观二人所作,其门径不过如是,殆彝尊曲为之词也。

△《明诗归》十卷、《补遗》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锺惺、谭元春编,其邑人王汝南校刊。汝南又为之补缀。凡评语称锺曰、谭曰者,其原本。称补曰者,汝南所加也。然所录如钱秉镫《南从纪事》诗,首称“皇帝十四载,仲冬月上弦”,是崇祯辛巳岁也。考锺惺殁於天启乙丑,元春亦以崇祯辛未旅卒,何从得秉镫辛巳之诗而评之?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坊间有《明诗归》,鄙俚可笑,托名竟陵。”盖前人已知其伪矣。

△《名媛诗归》三十六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锺惺编。取古今宫闺篇什,裒辑成书,与所撰《古唐诗归》并行。

其间真伪杂出,尤足炫惑后学。王士祯《居易录》亦以为坊贾所托名。今观书首有书坊识语,称“《名媛诗》未经刊行,特觅秘本,精刻详订”云云。核其所言,其不出惺手明甚。然亦足见竟陵流弊,如报雠之变为行劫也。

△《周文归》二十卷(内府藏本)

明锺惺编。其书删节《三礼》、《尔雅》、《家语》、《三传》、《国语》、《楚词》、《逸周书》共为一编,以时文之法评点之。明末士习,轻佻放诞,至敢於刊削圣经,亦可谓悍然不顾矣。

△《宋文归》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锺惺编。宋文多朴实,而惺以纤巧之法选之,以佻薄之语评之。是为南辕而北辙,其去取之得失可以不必问矣。

△《合评选诗》七卷(内府藏本)

明凌濛初编。濛初有《圣门传诗嫡冢》,已著录。是编全录《文选》诸诗,而杂采各家评语附於上方,以朱墨版印之。所采惟锺、谭为多,圈点则一依郭正域本,其宗旨可以概见也。

△《陶韦合集》十八卷(内府藏本)

明凌濛初编。是书前有濛初题词曰:“从来以继陶者莫如左司,而两集无合刻者。合之自何观察露始。余游白门,以其刻见示。”又曰:“诸家之评其诗者,陶则宋人独详,韦则近世亦复不少。其丹铅杂见,不能適於一。斟酎其间,则余窃有取焉尔。”然则合刻者何露,其评则濛初所定也。版用朱墨二色,刊刻颇工,而所评率无足取。陶集八卷,前有焦竑序,指为昭明太子之旧本。考是集自阳休之重定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