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81章

第81章

一韩玉也,其人由金而入宋。考集中有张魏公生旦、上辛幼安,生日自广中出过庐陵赠歌姬段云卿《水调歌头》三首,广东与康伯可《感皇恩》一首,则是集为归宋后所编。故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东浦词》一卷著於录也。毛晋刻其词入宋六十家词,又诋其虽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相去不止苎萝、无盐。今观其词,虽庆贺诸篇不免俗滥,晋所摘“且坐令中”二句亦体近北曲,诚非佳制。然宋人词内此类至多,何独刻责於玉。且集中如《感皇恩》、《减字木兰花》、《贺新郎》诸作,未尝不凄清宛转,何独摈置不道,而独纠其“冤家何处”二语。盖明人一代之积习,无不重南而轻北,内宋而外金。晋直以畛域之见,曲相排诋,非真出於公论也。又鄙薄既深,校雠弥略。如《水调歌头》第二首前阕“容饰尚中州”句,“饰”字讹为“饬”字。《曲江秋》前阕“凄凉飏舟”句本无遗脱,乃於“飏”字下加一方空。

后阕“萧然伤”句“伤”字下当脱一字,乃反不以方空记之。《一翦梅》前阕“只怨闲纵绣鞍尘”句,“怨”字据谱不宜仄。《上西平调》即“金人捧露盘”,前阕“暗惜双雪”句,“惜”字据谱亦不宜仄。后阕“不知早”句,“早”字下据谱尚脱一字。《贺新郎》第三首后阕“冷”字韵复,当属讹字。《一翦梅》一名《行香子》,乃误作《竹香子》。不知《竹香子》别有一调,与此迥异。上辛幼安《水调歌头》误脱一“头”字,遂不与《水调歌头》并载,而别立一《水调歌》之名。排比参错,备极讹舛。晋刻宋词,独此集称托友人校雠,殆亦自知其疏漏欤?至《贺新郎咏水仙》以“玉曲”与“注女”并叶,《卜算子》以“夜谢”与“食月”互叶,则由玉参用土音,如林外以“扫”叶“锁”,黄庭坚之以“笛”叶“竹”。非校雠之过矣。

△《孏窟词》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侯寘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寘字彦周,东武人。绍兴中以直学士知建康。今考集中有《戏用贺方回韵饯别朱少章》词,则其人当在南宋之初。而《眼儿媚》词题下注曰:“效易安体”。易安为李清照之号,亦绍兴初人。寘已称效,殆犹杜牧、李商隐集中效沈下贤体之例耶?又有《为张敬夫直阁寿词》,《中秋上刘其甫舍人词》,皆孝宗时人。而《壬午元旦》一词,实为孝宗改元之前一年。则乾道、淳熙间其人尚存。振孙特举其为官之岁耳。寘为晁氏之甥,犹有元祐旧家流风馀韵,故交游皆胜流,其词亦婉约娴雅,无酒楼歌馆簪舄狼籍之态。虽名不甚著,而在南宋诸家之中,要不能不推为作者。《书录解题》著录一卷,与今本同。毛晋尝刻之六十家词中,校雠颇为疏漏,其最甚者,如《***》即《忆秦娥》。因李白词中有“秦娥梦断***”句,后人因改此名,本属双调。

晋所刻於前阕之末脱去一字,与后阕联属为一,遂似此调别有此体,殊为舛误。

他如《水调歌头》之“欢倾拥旌旄”,“倾”字不应作“平”。《青玉案》之“咫尺清明三月暮”。“暮”字与前阕韵复。又“冉冉年元真暗度”句,“元”字文义不可解,当是“光”字。其“遥天奉翠华引”一首,尤讹误几不可读。今无别本可校,其可改正者改正之,不可考者亦姑仍其旧云。

△《逃禅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扬无咎撰。无咎字补之,自号逃禅老人,清江人。诸书“扬”或作“杨”。

按《图绘宝鉴》称:“无咎祖汉子云,其书从才,不从木,则作杨误也。”高宗时秦桧擅权,无咎耻於依附,遂屡徵不起。其人品甚高。所画墨梅,历代宝重,遂以技艺掩其文章。然词格殊工,在南宋之初,不*作者。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无咎《逃禅词》一卷,与今本合。毛晋跋称或误以为晁补之词。则晁无咎亦字补之,二人名字俱同,故传写误也。集中“明月棹孤舟”四首,晋注云:“向误作《夜行船》,今按谱正之。”案此调即是《夜行船》,亦即是《雨中花》。诸家词虽有小异,按其音律,要非二调。无咎此词,实与赵长卿、吴文英词中所载之《夜行船》无一字不同。晋第见《词谱》收黄在轩词名“明月棹孤舟”,不知明月即夜,棹即行,孤舟即船。近时《万树词律》始辨之,晋盖未及察也。又《相见欢》本唐腔正名,宋人则名为《乌夜啼》,与《锦堂春》之亦名《乌夜啼》名同实异。晋注向作《乌夜啼》,误,尤考之未详。至《点绛唇》原注用苏轼韵,其后阕尾韵,旧本作“裹”字。晋因改作“堁”字,并详载“堁”字义训於下。实则苏词末句乃破字韵,此“裹”字且误,而“堁”字尤为臆改。明人刊书,好以意窜乱,往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