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唐:让你监国,竟成了千古一帝 > 第220章 粮食问题

第220章 粮食问题

陇西狄道,陇西李氏宗祠内,当代李氏家主李鑫,正在祭拜祖宗牌位。

在李鑫身后,站着两位长须中年人,分别是李鑫的大儿子李哲与二儿子李翔。

李哲躬身抱拳,“父亲,长安城那位,已经从河东仓和长安仓紧急调运储备粮食,如今已经运抵闹粮荒的区域,咱们囤的粮食,怕是要烂在仓库里了。”

李鑫缓缓直起身子,浑浊的眼中,蓦然闪过一道精光,“看来倒是小觑了那位,竟然这么快就做出反应,两处粮仓都打开了,他不过日子了?”

“还有,怎么这么快粮食就运到地方了?咱们的人就这么听他的话吗?”

李翔上前一步,“父亲,您这就不知道吧,朝廷这次粮食都走的水路,避开了咱们的耳目,所以等到了地方,一切再想筹谋,就来不及了。”

李鑫冷哼一声,却不说话,眼底精光连连闪动,也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

李翔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件事,刚从长安得的消息,皇帝给文武百官做了保证,说是最多三个月,就把河东仓和长安仓的粮食补齐……”

“噢?”李鑫听到这话,眉头一挑,“你确定是三个月,消息可靠?”

“消息可靠,我亲自查验过,大哥也找人确认,是哪位亲口说的话。”李翔再度拱手。

“皇帝还真是好大的胆子,这样的话居然也能说得出口,如今正值春耕,距离秋收还有好几个月,他凭什么敢说,三个月内就能够还清粮食?”

李鑫嗤之以鼻,“到时候等时限到了,没办法把粮食补齐,看他如何收场!”

说这番话的时候,李鑫已经开始运筹帷幄,眼前似乎已经看到,一脑门子官司的李世民。

“对了父亲,最近长安发生了件有意思的事情。”李哲这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

“你多把心思放在家里的事上,别老盯着一些有的没的。”李鑫对大儿子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但旋即还是问道:“长安发生了什么事?”

李哲本以为惹怒了父亲,但听到父亲提问,赶紧回答道:“就是有关那位太子,最近捣鼓出来一个什么识字之法,叫汉语拼音来着。”

“据说用这汉语拼音,任何汉字都能够拼读出来,如今长安城许多人都在学。”

“好像崇文馆的孔颖达和李纲,都对这个拼音法极为推崇……”

“拼音法?”李鑫冷笑连连,“就那个废物太子,成天闲着没事儿干,孔颖达和李纲那两个老家伙,居然也被带坏了?那个拼音法,你有了解?”

“家里派去长安的大管家,已经学会了。”李哲赶紧点头,随后便招呼大管家进来。

大管家随后将汉语拼音的用法,仔仔细细给李鑫说了一遍。

刚开始的时候,李鑫对拼音法还不屑一顾,可是等听到后面,李鑫眼眶骤然一阵放大,手中拿着的茶杯,直接摔在了地上,整个人完全呆滞住了。

“这,这怎么可能?那个废物,怎么可能想出如此手段,到底是谁?谁在背后动手?”

“拼音法,这要让拼音法普及整个大唐,我世家将再无任何优势,这可如何是好!”

李鑫到底是五姓七望中的领军人物,对待任何事情,都看得极为通透。

当他了解清楚拼音法背后的意义,他整个人再也无法保持淡定。

因为李鑫非常清楚,一旦拼音法普及整个大唐,就将彻底改变大唐的教育格局,也就会打破他们世家对教育和人才的垄断,直接影响到他们世家的根基。

李哲和李翔看到父亲失态,都一脸惊讶。

因为他们本身并没看出,拼音法会对世家产生何种不良影响,他们更多只是看到,自己父亲听到拼音法后的失态,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完了,我们世家恐怕是即将要面对,千年以来,最大的挑战了!”李鑫眼神呆滞看着两个满脸费解的儿子,整个人脸色灰败,犹如瞬间老去了好几岁。

此时长安城皇宫大内,御书房中,房玄龄正在向李世民禀告灾区的情况。

“现在凉州境内,米粮充足,价格已经回落到战前的水平,从长安仓和河东仓晕过去的粮食,已经足够应付灾区的缺粮问题。”

“但是眼下灾区的问题解决了,河东和长安粮仓,可是发生了大问题!”

房玄龄脸色凝重,“陛下,现在河东仓和长安城可是多了个大窟窿,这窟窿要是不堵上,怕是今年会出大问题啊!”

长孙无忌也跟着摇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