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孔颖达和李纲这番话,在场的国公和大臣们都惊了,有的甚至倒抽一口凉气。
“嘶……真的假的?孔大人,李大人,此话可不能儿戏啊!”
“是啊,陛下手中哪本字典,真的能有如此神奇?什么字都能查出来?”
“我的个天,这不光只是能够查出字的读音,还能够查出字的意思,这也太……”
“太厉害了,敢情崇文馆和弘文馆这些日子,原来是在做这准备青史留名的事儿啊!”
国公们一拥而上,都想一睹为快,可是李世民却死活不放手,国公们就只能干瞪眼。
李世民小心翼翼翻阅着手中的指点,按照一旁孔颖达的介绍,很容易就找到他名字当中,每个字对应在字典里的位置。
当看到每个字后面,确实是有对应的读音,以及详细的释义,李世民激动地不行。
“好,太好了,有了这字典,今后识字也太方便了,此物,必将成为我朝的传说!”
李世民直接把字典拔高到,一个所有人更加好奇的地位,在看到所有国公和大臣们饥渴难耐的眼神,李世民这才把字典送了出去。
随后国公和大臣们,立刻迫不及待翻阅起来,等到他们在孔颖达和李纲的指引下,快速查到他们要查的字,一个个顿然大呼小叫起来。
“我的天啦,这字典识字,未免也太简单,太方便了吧!”
“可不就是,看来孔大人和李大人并没有夸张,陛下也是所言甚是!”
“有这么一本字典,今后读任何典籍,都不用担心会遇到生僻字了!”
“这一本字典里的内容,未免也太详细了吧,哎呀,好像现在就拥有这么一本字典!”
“孔大人,李大人,这字典现在哪里有卖的吗?我想买十本,不,一百本!”
国公们原本只知道,崇文馆和弘文馆的大儒以及学子,在最近的日子里,都在编纂着一本书,但却并不知道就是眼前的字典。
等到亲眼看到了字典,从孔颖达和李纲哪里学会了如何查字之后,这些国公们顿然对字典充满了渴求。
看着一众国公和大臣们,看着字典就跟饿狼看到了肥肉,人群最后的李福见了,不由得一阵扶额,脸上满是无语的表情。
【唉,都是一群没见识的家伙,区区一本字典,至于这么震惊的吗?】
【这才不过只是一本字典,如果我再整出一本词典,或者通用文典,那岂不是这帮人一个个都要激动疯?】
听到李福的心声,李世民脑子里满是问号,他现在对字典,已经是非常满意,但再听李福这话的意思,好像词典和文典,比字典更牛逼,他心中顿然起了小九九。
【不过词典啥的都是后话了,眼下你们是不是该想想给字典起个名字吧?】
【想来这种好事,怕是李二早就有了主意,猜猜会叫什么好呢?】
【大唐字典?太俗,唐人字典?呃……该不会是太宗字典吧!那就太恶心了!】
【呃,李二应该没那么无耻,不过怎么说,也是他的政绩,他年号贞观,搞不好就会叫做贞观字典,老百姓和学子们都容易接受。】
【算了,跟我没关系的事儿,就不掺和了,随他们折腾去!】
说得太好了,太对了!听到李福这几句心声,李世民眼中精光四射。
李世民也兴奋了,太子说得没错,《贞观字典》!这个名字,起的漂亮!
没有什么比这个名字,更让李世民兴奋了,从某种程度上讲,李世民和贞观,就是一体的,现在许多外族,都称呼李世民为贞观大帝。
所以把这本字典,直接命名为贞观字典,相当于在宣扬李世民的功绩。
嘭!李世民的手,用力拍在桌上,成功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诸位爱卿,朕准备给这本字典,取名为《贞观字典》,诸公以为如何啊?”
听到李世民突然说这话,很多人当场都反应过来,没有一个人提反对意见,全都表示赞成,这种时候还敢提异议,简直就是脑瓜子有问题。
“贞观字典,这个名字起得好,大气,陛下英明!”孔颖达几乎一辈子都没说过李世民什么好话,此刻一句好话,顿然引得满堂喝彩!
“好,太好了,老臣附议!”李纲也跟着附和跪倒在地,“贞观字典,明晰大气,也只有陛下,才能想出如此言简意赅的名字!”
得到两位大儒的肯定,李世民的目光看向在场其他国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