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李世民自然知道,不过距离他太遥远了,但是隋炀帝杨广,他熟!
至于武则天,则是被李世民直接忽略不计,一个迟早要被自己儿子收入东宫后院的女人,根本不配得到他的关注。
不过在李福的这次心声中,隋炀帝也被李世民忽略不计了。
那个蠢货,居然面对东瀛的羞辱,只会无能的暴怒,身为一个传说中的昏君,杨广已经在李世民心中,又降低了一个档次。
他现在感兴趣的,是李福说的,‘要不要学一下刘秀,看看东瀛人会是什么表情!’
听到李福这心声,李世民激动了,甚至也想如李福所想的那样,要不要如法炮制一下!
“陛下,您以为如何?这些名字您看是挑一个,还是您已经有了更好的想法?”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等人,在经过一番讨论,给出一些候选名字,然后全朝李世民看去。
但是李世民根本没听他们的讨论,刚刚他全在听李福的心声,所以根本不知道他们刚刚起的名字是啥。
“嗯,这个这个……”李世民故作沉吟,随后直接一挥手道:“朕以为,诸公刚刚所起的名字,都不太合适。”
“啊?”群臣一片哗然,这么多名字都不合适,“那陛下的意思,什么名字合适呢?”
“东瀛,原本的字面意思,就是东边的蛮夷之国,如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着实不太妥当!”李世民长身而立,淡笑着吐出这样一番话。
这话当然只是铺垫,听在东瀛使臣耳朵里,东瀛使臣顿然心中松了口气,连连点头称是。
李世民接着说道:“朕博览群书,听闻前朝汉光武帝,曾给东瀛赐名为汉倭奴国,东瀛国国主还受了汉光武帝的金印,金印上应该是刻着‘汉倭奴国王’,这点没错吧!”
李世民这番话说出来,东瀛使臣的脸色当场就绿了,这话确实没毛病。
但问题是,当时的东瀛,根本不懂得汉倭奴国王的含义,如今知道了,自然明白‘汉倭奴国王’这几个字,饱含着怎样的寓意,脸色一下就变了。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的表情也变了,他们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这不是在故意挑事,想要惹起两国战争吗?
李世民却丝毫不以为意,还接着丢出一句话,“所以朕以为,‘唐倭奴国’很适合汝之国主,今后东瀛国主就叫做唐倭奴国国主吧,诸公以为如何?”
嗡……李世民的话,霎时间在大殿之上,引起极大的轰动。
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和李勣等人,一个个目瞪口呆,全然没想到李世民居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出来。
谁都没想到,李世民居然会如此嘲讽东瀛国主和使臣,甚至当着人家的面,直接赐名人家的国家叫唐倭奴国,人家的国主是唐倭奴国主,这简直就是赤果果的打脸!
东瀛使臣完全懵掉了,他刚刚以为李世民能说出东瀛这个名字,不适合之处,以为李世民因为自己这次带来的重礼,打算两国交好。
可是他没想到,大唐皇帝竟然毫不留情对他的国家和国主,进行无情的羞辱!
唐倭奴国!唐倭奴国主!这两个名字,充斥着讽刺和唾骂,大唐这是在羞辱东瀛全体国民,难道他就不担心会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吗?
东瀛使臣眼中凶芒毕露,脸色涨红着,浑身散发出浓烈的煞气。
若非还残存了一丝理智,知道这里不是东瀛,而是大唐,怕是东瀛使者已经想要暴起发难,跟李世民来一场生死决斗了!
尽管东瀛使者竭力隐藏,但是李世民还是把对方眼底凶光看了个正着,接着故意又多问了一句,“东瀛使臣,你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没意见的话,就怎么定了!”
东瀛使者快要气炸了,可是当他冲动之下猛抬头,看到李世民眼底那一抹讥诮的眼神,东瀛使者霎时间反应过来,赶紧俯首,哪怕知道李世民看不见,还生生挤出一丝笑容来。
“大唐皇帝陛下费心了,外臣以为,这名字极好,外臣没有意见!”
身处异国,就算是条龙都得好好盘着,这位东瀛使臣很清楚分寸。
看到对方最后关头居然怂了,李世民略微有些失望,顿觉索然无味,“如此,那今后东瀛,就叫这个名字,来人啊,笔墨伺候!”
殿前太监赶紧端来笔墨纸砚,随后李世民一挥而就,用最漫不经心的姿势,几乎就是真正的鬼画符一样,快速写出几个大字,正是:唐倭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