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就该让高句丽出,高句丽不够就让新罗和百济出,一个国家不够就让三个国家一起出,怎么滴都够了吧。】
【如果这三个国家的赋税不够军费,那就只能把人拉来卖,到时候三个国家那么多的俘虏,这都是免费的人力资源,可不能浪费了。】
【到时候可以让他们的家人拿钱来赎买,要么就是卖身赎人,反正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让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翻起浪花来。】
【至于没有钱赎买,家里也没人卖身赎买的,直接丢去开矿也好,修路也好,反正这辈子别想着回去了。】
【一个国家的兴盛,自然要踩在千万异国人的尸体上,我喜欢踩着别人的尸体,不喜欢踩着大唐人的尸体,就是不知道李二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原本已经同意了李福的想法,结果听到李福后面几句心声,整个人眼睛都亮了。
大唐如今确实是土地兼并严重,大批百姓流离失所,一旦遭遇天灾,就会出现各种灾情和逃荒的难民潮。
所以李福说的有道理,征服他国给自己国家的老百姓活路,这种策略没毛病,既能稳固当地情况,也能够消弭征服地的各种隐患。
虽然会因此担负一些骂名,但是只要能够强大大唐,担负一些骂名又有什么,反正自己担负的骂名,已经足够多了,再多一些也无所谓!
再想到最近户部和吏部天天找自己哭穷,要自己把东征军费解决了,李世民还想着找李福能够支援一些,结果现在这么一看,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一举三得的事情,干嘛要停下了,必须接着打,继续打,打到自己满意为止!
于是在所有人,都认为李世民会颁布大军班师回朝命令的时候,李世民骤然做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东征继续,暂不班师还朝。”
在场朝臣们一听,一个个都以为自己是不是幻听了,纷纷谏言发问。
“陛下三思啊,都已经夺取辽东三十六城了,为何还不班师还朝?”
“是啊,穷寇莫追,如今占领这么多城池,已经牵扯我大军大部分精力,接着继续打下去,怕是容易落入敌方陷阱,到时候得不偿失,悔之晚矣!”
“陛下,难不成您还有别的打算,不如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一下。”
李世民语不惊人死不休,“朕确实是有其它打算,因为这次朕的目的,不光是灭了高句丽,还有新罗和百济,朕要让我大唐龙旗,插遍整个朝鲜半岛!”
哗……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听傻了,谁都没想到,李世民居然所图如此之大。
武将们一个个却是兴奋地嗷嗷直叫,在不知道李世民意图之前,大家都以为李世民只会见好就收,可现在听李世民这意思,是要继续增兵朝鲜半岛,他们怎么可能不兴奋。
武将们兴奋了,文官们就难受了,房玄龄等人纷纷上前劝谏。
“陛下,此举恐怕不妥吧,仗打到现在,国库已经入不敷出了,再打下去,最多也就支撑我军攻下高句丽!”
“可陛下如今要继续攻打新罗和百济,国库怕是到时候无力为继啊!”
李世民摆了摆手,“无妨,朕已经查看过国库账目,足够打完这场仗,诸公不必多言!”
听到李世民这话,魏征顿然站了出来,“陛下,难道征服这些的国家,比我大唐过日子还要重要吗?难不成为了打仗,其它什么都可以不顾?您这是穷兵黩武,是自取灭亡之道!”
没有谁能够忍受自己的臣子,说自己穷兵黩武,自取灭亡,哪怕是名臣也是一样。
李世民的脸色顿然就变了,但是魏征话音刚落,房玄龄也站了出来。
“陛下,如今江南水患,边关防护,岭南匪请,都需要大笔钱银来处置,你实在是不能因为一个朝鲜半岛,把自己家底给掏空了啊!”
“不若只征服高句丽,让新罗和百济彻底臣服我大唐,到时候也是一样,何必非要派兵将其灭亡呢?”
房玄龄的说法,没有魏征那么激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与李世民之前的想法基本一致,更容易让李世民听进去一些。
但是听过李福心声之后,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必须将朝鲜半岛捏在自己手心里。
从李福的心声当中,李世民知道,这些蛮夷小国,绝对不能够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否则就是下一个高句丽,下一个吐蕃,他要的就是一劳永逸!
所以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大手一挥道:“此事不必再议了,朕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