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走了,这训练营校尉有谁能做得同小将军这般出色?”
皇上一时也有了考量。洛锡接管训练营后,士兵的整体素质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训练营的将士是京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里也出过许多将军,这一位置,无数人垂涎三尺,洛锡此刻竟真的舍得让出去。
可以看出洛锡确实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也正是如此,又怎么放心再找人替换。
“边关战事还算稳定,洛老将军应是有余,洛校尉还是要注重训练营的事。”
洛锡见申求无果,便不再多言,以免引起反感。
“太子,科考一事准备得如何?”
“回父皇,各位考生均已登记在册,万事皆已准备妥当。”
后面的事洛锡也没怎么听清了,大多都是夸大皇子的奉承话,洛锡便一心只想着自己远在边关的父亲。
待到散朝后,洛锡叫住了宁梓廷:“大皇子也是行军打过仗的人,应当知道臣没有私心,所为皆是为了北宁的疆土,大皇子在朝堂之上为何阻拦?”
“洛小将军多虑了,本殿下当真是于公考虑,横竖北宁是丢不了的。但训练营校尉,只有洛小将军能当得好。”
“北宁北宁是丢不了,但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被几个小国打得求援,大国脸面受损,大皇子也认为无所谓吗?”
“胜败乃兵家常事,洛小将军未免太好面子了吧?”
宁梓廷心里怎么想的,洛锡再清楚不过,不过就是想让自己父亲孤立无援,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落个指挥不力的罪名。皇帝本就不满父亲手握兵权,宁梓廷此举也是正遂了皇帝的心意。朝堂上也有几位与父亲年轻时就交好的大人向皇上谏言,但通通都被驳了回来。
但洛锡了解自己的父亲,即便是战死沙场,也绝不会为了保命委曲求全退避三舍。
洛锡想着要求助宁梓烨,但有些不知怎么开口。皇上都决定了的事情,即便自己找了过去,又能够改变什么呢?只会让两人心生嫌隙,皇上更加不待见他们洛氏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