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恰恰金宝却注意到了这点,眯眯着眼睛似笑非笑的样子,心道:“他是如何知道血灵尸的弊端,这小子莫非真是他?”
小书来一点也不在意他们二人的状况,只是低头静静看着胸前那颗莹白珠子,一动不动。
......
......
剑阁深处的多数峰上,有很多人藏在漫天云雾中,关注着另一边那座低矮山丘上的小家伙们。
寒尺峰。
重均峰。
三垣峰。
仙缈峰。
寂灭峰。
就连镇狱峰上那位孤单的老人也在这一刻睁开了眼眸。
还有一些传承即将枯朽的峰,那些誓与其一同枯朽的人……
沈丞是剑阁第十七代剑主,据说往前数几代,那时剑阁的传承远不止如今明面上的这五脉,或是六脉。
很多传承都在这数千年的演变中断了,或是改变其中的本质,重组为全新的剑道。
比如最无存在感的寂剑峰,就是由当年的枯绝剑道推演为剑阁之杀伐大器——小寂灭剑道。
仙缈峰也是由扶风和熛焱两脉共融而成,所以仙缈峰的剑修擅风,擅火,进而可以炼丹。
而那些不思改变的人,多数已经随着自家传承变作了岁月长河中的灰土,少数还在苟延残喘,躲在山头上不见天日,试图冲击那遥遥无期的境界,重振当年之威。
只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道心也随之一同腐朽,圣境已不是他们年老体衰的身子有机会再触及的了,故而他们思量了一番,准备重开山门,以免祖上传承就此断绝在自己手中,不然待哪一日灵息藏峰,自己还有何颜面去见祖师爷。
沈丞虽有心想挽他们大厦于将倾,扶狂澜于既倒。可奈何剑阁每次招收的弟子只有这些人,所谓僧多粥少莫不过于此,更何况也不是谁都贪恋这碗清粥的。
要问为何不多收些新人,然而关北五州的好苗子已多数归了剑阁,总得留点肉汤匀给其他门派,否则便会招来众怒。
总而言之还是一句话,适合修炼的人太少,适合剑阁这等顶尖圣宗的修行天才更少。
……
……
到了此刻,沈琴兰内心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她清楚很多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小书来的身上,在这种特殊身份的光环下,这个孩子的天赋到底如何?
此纳元点道之法乃是剑阁之祖幽恒创下的,作用在于探查一个人与天地元气的亲和度高低,换而言之也算是检验天赋的一种手段。须知佛、道两家皆有根器一说法,所指便是人之悟性,有道是:上根器言下即悟;中根器需久修猛进,方能悟道;下根器需穷其一生之力,或许方能明性见性,开此玄关一窍。
而玄关一窍则谓之玄胎,亦称丹田。然只有悟性显然不够,修炼的所思所行也脱离不了肉体,唯有二者并驾齐驱,共同达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方可有望勘破大道,这是修行界公认的道理,因此所谓异体才会如众星捧月,受万人敬仰,他们这类人便是自然界的骄子,与天地元气的亲和度鲜有人可及。
青萍缓缓走到沈琴兰的身旁,心知她此刻的心情如何,谷烟如当年受剑主点道之时,她也是格外紧张,索性她夫妇二人皆是修士,女儿的天赋自是上佳。
“不必担心,以师兄当年之风采,这孩子想来也不会差到哪去。”青萍的目光落在远处,柔声说道。
沈琴兰看了她一眼,问道:“你还不知道?”
青萍微怔,看着她的侧颜说道:“什么?”
沈琴兰叹道:“他是钱哥捡来的弃子,若真为师兄之子,我何需担忧?”
按理来说,天生无垢魂体也是异体的一种,且是其中拔尖的那类,但魂体顾名思义只是针对神魂而言,非肉体之流,故而沈琴兰才起了忧虑。
像青萍这等人物哪有闲心打探诸多弟子的身世来历,故而不知小书来并非书钱嫡子。当下神情微变,心想要是这样,那结果可就难说了。
“开始了。”沈琴兰忽然道了一句。
几乎在同一时刻,所有的圣元珠像是扑火的飞蛾般融入了一百二十九名弟子的体内,如泥牛入海无踪迹。
一股圣洁,凌厉,又如深春的风般随和的暖流,游荡在他们的体内,抚慰着他们的神魂。
最先与其相融的是颜映雪,陈寂则紧随其后,毕竟前者是货真价实的天生异体,而后者却是在某种巧合之下,形成的后天异体,二者终归有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