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便是自然之道,除了书钱那次他破例了。
别人都在绞尽脑汁不择手段的为自己改命时,他却依旧如故,秉持着顺其自然的理念活着,这种态度在别人眼中无异于散漫至极,是为不可取之道,本就是异类且还给人一种生性懒惰不思进取的印象,倒是令人不禁生出“大道契合”的念头。
这便是许多人看他不顺眼的原因所在。
而他,并不在乎别人理解与否,真正理解的人好比逛古玩市场时,在某个最臭名昭著的假货贩子的眼皮底下以低廉的价钱捡到了一个大漏,那么回报必是丰厚羡人的。
时间主宰着一切,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在其面前都无所遁形。
……
……
转眼又是一年之春。
小书来安稳住在茅庐已有一年之久,对于大多数修士来说一年时间算不得什么,可小书来却在这期间变化了不少,最明显的便是身高,一年的练体以及血丹和青鱼的作用下,小书来对比之前竟是相差一头之高,且还消瘦了不少。
尽管依旧是个奶娃子。
炼魂方面,御慈灯只是偶尔过来一趟,本想着指点一番,可小书来表示已将那明王法相参透了,御慈灯刚开始很是怀疑,可自那天之后,原本空旷的后山湖面上,一夜之间忽然冒出了许多白莲和巨大的浮萍,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路通向湖中心的巨石,小书来平日晒太阳的地点便也由草甸转移到了湖中心的大石头上。
见此,御慈灯这才彻底相信小书来的确参悟了那幅明王观想图,要知道莲花于佛修而言乃圣洁之花,如若未得明悟,当如何解释这奇异的现象?
玄竹得知后急忙赶来,看到这一幕后也是有些傻眼,同时欣然和失落这两种矛盾的情绪冒出,他高兴于小书来不愧是天生无垢魂体,悟性居然高到超出他们的想象,就连娑婆寺的许多高僧都未能参悟这几尊明王的道韵,不得已转修其他法门,而小书来初次修炼便凭借这番成就证明了他的天赋和价值,要是让那些和尚知道了,禅心崩塌与否很难说,但跑来剑阁抢人这是肯定的。
而他失落这样似妖的天才不是由剑入道,剑阁的弟子靠佛门的修炼之法成为修士,传出去岂不是要沦为整个修行界的笑柄。
……
……
一年的光景中,小书来曾觉察数道目光曾关注过他,其中有两道他很熟悉,有那夜寒尺峰上安慰他的元娣,还有那位便宜的剑主外公,除此之外还有一道想对陌生的目光,从那人冰冷的剑意能察觉他必然是寒尺峰的修士,并且修为不俗,可不知怎地,小书来从那股冰冷的剑意中察觉到了一阵若有若无的杀意,这就很莫名其妙,他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并没有得罪峰上的某位大修士,如果不是自己的缘故,那么只能是沈琴兰夫妇了。
显然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小书来的思绪运转比起圣人都要强上无数倍,转念便想到了其中的因果。
如果仅是这样,并不能让他生出畏惧,只是觉得颇为麻烦,促使他不得不思考要不要杀人,毕竟他手上已经很久没染血了,久到他都有点忘却了,而且要知道,被一个人惦记上的感觉相当令人不爽,无论其目的是好是坏。
临近年关沈琴兰解除禁足后便立即来了后山湖,当看到小书来悠然地躺在巨石上,一阵阵空灵的波动从他身上散开时,玄竹看到她的眼底有些湿润,展开了他自三十年多年前便没再见过的笑容。
论辈分和和年纪,玄竹是沈琴兰的长辈,尽管二者地位如今相当,可这点却改变不了,纵然她之前做出过不少出格的事,可当见到她这副样子,面对这个他算是从小看到大的孩子,玄竹还是心软原谅了她之前的所为。
母子二人平静的在后山湖度过了短暂的三日,沈琴兰便悄然离去,临走时留下了一本玉简,上面着《寒翳》两个大字,赫然是寒尺峰最强的剑诀!
其上共有七式,每一式都对应着一个境界,而那最后一式唯有圣人以大道之力方可施展。相传千年前剑阁第十二代剑主曾凭这最后一式在鬼王山战役中冻结了万里空间,一举斩杀鬼王山之主!奠定了此战功成之根本。
沈琴兰并未明说要去做什么,可很多人都猜到了,但没有人去阻止,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她心路上的一个大劫,此劫不解,则圣途无望!
成则跻身世间第一流,败则身陨魂散天地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