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世界简史 > 第三十四章 罗马和中国

第三十四章 罗马和中国

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美索不达米亚及地中海东岸地区已经不再是世界的焦点了。虽然此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依然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贸易繁荣,但是它们已经不再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中心区域了,权力的中心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转移。当时,新兴的罗马帝国与再次崛起的中国汉王朝成了世界的主宰者。

这个时期,罗马的疆域一度延伸至幼发拉底河,但因距离罗马太过遥远,此后便鲜有扩张了。幼发拉底河对岸的印度地盘曾是波斯和塞琉古王朝统治的,但现在已改朝换代落入新的征服者的手中。这期间,中国的秦始皇已经驾崩,取代秦朝的是汉王朝。汉王朝不断扩张,其领土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西藏穿越到帕米尔高原,一直伸展到中亚。汉王朝的领土扩张也同样到此为止,再扩张就过于遥远了。

这一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繁荣昌盛的、组织最完备的、政治制度最先进的国家,是万国瞩目的焦点。其不管是在领土面积上还是人口数量上,都远胜于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然而,这两个处于同一时期的世界强国,却极有可能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推测的确是成立的。因为当时的水上交通、陆路交通都十分不完善,还不足以让两个国家发生直接冲突。

不过,罗马和中国都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对彼此

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处于两国之间的中亚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源源不断地进行一定规模的商业贸易活动,其形式或是一支穿越波斯的骆驼商队,或是顺着红海海岸和印度海岸的商船。或者是,偶尔进行的军事行动,公元前66年,庞培率领罗马军队踩着亚历山大大帝的脚印,从黑海东岸向北方挺进;公元102年,班超带领着中国远征军也到达过黑海,还派出使者打听罗马帝国的情况。但是,东亚和欧洲这两个地方,真正了解并直接接触,则是数个世纪之后的事儿了。

在这两个帝国的北面,一样都有未经开垦的荒野。今天的德国,在当时还只是一个森林众多且林木葱郁的区域,这些森林一直伸展到俄罗斯。森林中,栖息着体型如大象一般庞大的野牛。在巍峨的亚洲群山之北,是草原和沙漠地带。再往北,便只剩下森林和冻土了。在亚洲高地的东麓,是一片低洼地带,人们称之为满洲大三角地。自古以来,自俄罗斯南部到中亚,直至中国东北的大片土地上,都是气候多变地区。经过多个世纪的变迁,那里的降雨量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人类而言,这样的区域是不适合生存的:其可能在某个时期牧草丰美,也适合种植庄稼,然而又可能在某个时期雨量突减,遭受致命干旱的周期性打击。

在这片北方原始荒野的西面,从德国的森林地区到俄罗斯南部

和中亚,从哥德兰岛至阿尔卑斯山,这一片广大的区域就是北欧各民族和雅利安语系民族的发祥地。而蒙古东边的草原和沙漠地区,则是匈奴人、蒙古人、鞑靼人、***等民族的发源地。这些民族在生活方式和语言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有一段时期,匈奴各部族由于人口过剩,纷纷以流浪者、侵略者以及征服者的身份涌入中国境内,并且过上了定居生活。他们和北欧民族从自己的国度进入南方,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地中海沿岸兴盛的文明地区一样。北方的人口因为一个时期的丰衣足食而迅速激增,而牲畜瘟疫的蔓延和极度缺少牧草,却使饥肠辘辘的北方好战的部落大举向南入侵。

终于,人类历史上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两个强大的国家,他们不仅没有被野蛮民族攻陷,而且还把自己国家和平的领土疆域往外扩张了。中国汉王朝从北部边境,对匈奴发动的攻击是猛烈和持久的。中国居民穿越长城,向塞外涌去。在戍边将士的身后是牵马扛锄的农民,他们开垦草场,把冬季的草场圈护起来。当时,匈奴经常袭击并屠杀当地的百姓,但还是被汉王朝制止了。败下阵来的他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种是在当地定居,种植庄稼,定时向汉王朝纳税进贡;一种是迁徙到其他地方,寻找新的夏季牧场。选择定居的,时间一久便被中国化了。剩下的人则迁往东部或东北方向,翻山

越岭后抵达中亚地区的西部。

公元前200年,一些游牧民族开始向西迁徙,他们的西侵带给雅利安部族巨大的压力,使雅利安人不得不向罗马边境迁徙,并寻找薄弱点,企图攻破罗马人的防线。公元前l世纪,帕提亚人—塞西亚人的一支向南迁移,进军幼发拉底河流域。他们还战胜了克拉苏,并杀死了他;他们曾经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