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世界简史 > 第四十章 匈奴人,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第四十章 匈奴人,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匈奴人入侵欧洲,可以看成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的开始。直到上一个世纪,或者说是***时代之前,北欧人还从没有与匈奴人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尽管**活于北方丛林以北的冻土地带的拉普人,一度向西迁移至拉普兰地区,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几千年以来,西方的雅利安人、闪米特人以及那些主要的浅黑色人种,他们几乎没有被匈奴人或南方黑色人种侵略过(埃塞俄比亚人侵略古埃及是一个例外),而一直维持着他们之间颇具戏剧性的历史进程。

匈奴游牧民族之所以西迁,原因大致有两方面。其一,当时中国处于汉王朝的繁荣时期,人口猛增,其疆界不断向北扩张,由于国力强盛,匈奴人无力与之抗衡。其二,气候发生了变化,一些地方雨量增多,原先的沙漠地带出现了草原;一些地方雨量减少,原先的沼泽和森林消失不见,这两种气候变化发生在不同地区,共同作用,鼓励匈奴人西迁。

另外,罗马帝国人口迅速减少、经济衰退、国力明显不如从前也是一个原因。罗马***后期的富人们挥霍着帝国的财产,又加上行伍出身的皇帝们的税赋官彻底榨干了帝国的活力。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就能看出匈奴人向西迁徙的原因、途径和时机所在了,这就是:迫于东方的压力,来自西方的衰落和道路的畅通无阻。

公元1世纪,匈奴人就已经到达欧洲东部的俄罗斯边界了,但是直到公元4世纪至5世纪,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才真正成为这片草原的统治者。可以说,公元5世纪是匈奴人的世纪。第一批进入意大利的匈奴人,是汪达尔人斯底利哥的雇佣兵团,而他们也是傀儡王霍诺留的主子。很快,他们便占领了人去屋空的潘诺尼亚,即汪达尔人的原驻地。

公元5世纪的20年代至

50年代,匈奴部族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军事统帅阿提拉。至于他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我们并不十分了解,我们只知道:其在统治匈奴的同时,还同时统治着日耳曼部族,他的帝国从莱茵河起跨越欧洲大平原一直延伸至中亚,帝国的势力范围十分广大。他经常派使节出使中国。在多瑙河东岸的匈牙利平原上,他还建立自己的大本营,并且还在这里接待过君士坦丁堡的使臣普利斯克斯。

后来,普利斯克斯写了一本《出使记》,并在其中记述了阿提拉帝国的风土人情。与那些被匈奴人驱逐的原始雅利安人的生活相比,这些匈奴人的生活方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两者十分接近。一般而言,部落首领居住在有围栏的木屋里,而一般百姓则居住在小屋或帐篷中,大家在首领的木屋中举办宴会,饮酒作乐或是欣赏吟游诗人的说唱表演。先不说《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就算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骑士,与身处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二世(阿卡丢之子)没落颓废、充斥着繁文缛节的宫廷比起来,他们宁愿待在阿提拉的营帐中。

犹如很久以前未开化的希腊人给爱琴文明带来的冲击一样,一个时期以来,匈奴人阿提拉率领的游牧民族在地中海地区对希腊—罗马文明造成了同样的冲击。历史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开始重演。比起那些因季节的变迁而迁徙的半农半牧而非真正游牧的古希腊人,匈奴人更喜欢游牧生活,他们四处掠夺,经常入侵,可他们从来都不会在哪个地方过定居的生活。

长久以来,阿提拉总会到狄奥多西的土地上炫耀自己的武力,四处破坏劫掠,甚至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根据著有史学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的考证,阿提拉至少摧毁了巴尔干半岛上的70座城市。而狄奥多西为了解决阿

提拉的问题,也费尽心思,曾试图用重金和贡品来拉拢阿提拉,却以失败告终;后来又派刺客去刺杀阿提拉,也没能成功。

公元451年,阿提拉又将目标锁定在了罗马帝国使用拉丁语的地区,并对其实施入侵计划。后来,匈奴人大军直捣高卢,几乎洗劫了所有的北高卢的城镇。这一次,罗马军团终于与西哥特人、法兰克人结盟,组成联军对抗阿提拉,并在法国的特鲁瓦地区重创阿提拉。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血战,据估计此战共致15万到30万士兵战死沙场。特鲁瓦大败,虽然让阿提拉无法如愿以偿地侵占高卢,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却并没有因此而被摧毁。此战后的第二年,阿提拉又率领大军借道威尼西亚,入侵意大利,并在途中焚毁了帕多瓦和阿奎里亚两城,而后又将米兰洗劫一空。

难民们纷纷从意大利北部城镇—特别是帕多瓦涌出,逃到了亚得里亚海北端的潟湖岛上,并在那里建立了最初的威尼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