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世界简史 > 第四十六章 十字军东征与教皇

第四十六章 十字军东征与教皇

牧师和修女都过着规范而虔诚的生活。正是因为对这样一种生活充满无限的信心,所以***会才会拥有无限的力量。

当然,历史上也出现过伟大的教皇。如格列高利大教皇,他也被称为格列高利一世(公元590—604年)。又如利奥三世,即出其不意为查理曼加冕的那一位。到11世纪的末期,又有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公元1073—1085年),他也被称作圣职者希尔德布兰德,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接着,又有乌尔班二世(公元1087—1099年),其任职于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时期。正是格列高利七世和乌尔班二世,开创了教皇控制皇帝的权威极盛期。这一时期,从挪威到西西里再到****,从保加利亚到爱尔兰,最富权威的人都是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曾逼迫亨利四世皇帝亲自到卡诺萨请罪,当时在乡间城堡庭院的雪地里,亨利四世穿着麻布衣服光着脚丫整整恭候了三天,才乞得原谅。公元1176年,弗里德里希(巴巴罗萨·弗里德里希)皇帝来到威尼斯,然后跪在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身前,宣誓永远效忠教皇。

11世纪初,教会的伟大力量来源于教徒的意志和良知,可是教会却没能提供维持力量的基础—道德威望。所以,当***发展到14世纪初期时,教皇就已没什么权威了。那么,***世界的普通百姓为何会对***失去信任,不再听从教会的召唤,也不再为教会服务呢?

关于这一问题,原因很多,而其中第一个原因便是:教会贪敛财富。教会是永存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所以,一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便将自己的土地作为遗产赠给教会;一些身怀罪过的人为了忏悔,也常常捐出自己的土地和家产。结果,欧洲的四分之一土地都被纳入教会的私囊。但教会对积累财富却没有罢手之意,而且胃口越来越大。所以13世纪的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神父和牧师都是贪图遗产、金钱的小人。

对于这种形式的财产转让,各国的国王及王侯们都是极为反对的,因为他们发现用于维持军事力量的封建领土并没有起到其该有的作用,而是去为教士和修女们服务了。而且,这些土地的支配权还握在外国人手中。另外,“圣职任命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的国王。所谓圣职任命权,即任命主教的权力,早在格列高利七世之前,国王与教皇就曾因为这个问题进行过激烈的争执。对于国王而言,如果继续让教皇掌控任命权,那么其不仅无法在臣民面前立威,而且还会丧失对大部分领土的支配权。此外,***的神职人员一直要求享有免税权,以便他们对罗马纳税。不仅如此,教会还拥有对平民征纳十分之一税收的权力,这是平民在向王侯交完税后另外缴纳的税收。

到了公元11世纪时,似乎所有的拉丁***国家都上演了这样一段历史:国君和教皇为争夺圣职任命权往往大动干戈,但每次败下阵来的总是国君。教皇还宣布,自己拥有承认王位继承人的权力,解除臣民对王室的义务的权力,驱逐王侯出教会的权力,开除某国教籍的权力。一旦被开除教籍,那这个国家就必须停止除洗礼、坚信礼和忏悔外所有的宗教职能;该国牧师不能继续主持日常宗教仪式,不能主持婚礼也不能主持丧礼。凭借以上这两件武器,12世

纪的教皇们才能控制得住多数对其心怀不满的王侯,才能威慑那些难以驯服的百姓。事实上,这些都是非比寻常的权力,按惯例只有在非常时刻才能使用。然而,教皇们却无视传统,滥用这些权力,最终导致权力失效。在12世纪的最后30年里,苏格兰、英格兰以及法国都被逐出教会。而教皇们甚至还利用十字军来对付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王侯,最终导致十字军精神灭亡。

假如罗马教会只与冒犯他们的王侯作对,而去笼络其他人,或许它统治整个***世界的时间还会久一点儿。但教皇的这些权力,却使教士们的行为极其猖獗和傲慢。公元11世纪以前,罗马的教士可以结婚,因此他们可以与四周的人群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实际上就是普通民众中的一员。但到了格列高利七世时期,教皇要求教士们保持单身,以便教士更亲近罗马,却切断了教士与世俗百姓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得教会与平民之间出现了一道裂痕。

当时,教会已拥有自己的法庭,只要涉及神父、教士、十字军、学生、寡妇、孤儿和无助之人的案子,都应交由教会法庭进行审理判决。另外,有关异教、巫术、亵渎、誓约、遗嘱、婚姻的案子,也是由教会法庭来处理的。如果一个俗世的平民与教士发生了争执,那么他必须遵从教会法庭的判决。总之,在***社会里,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