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小食谱,大药方 > 七月天气湿热,苋菜必不可少

七月天气湿热,苋菜必不可少

《随息居饮食谱》云:甘凉。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

苋菜的适口性较好,算是一种食用比较普遍的野菜。我从小就喜欢吃苋菜,小时候的喜欢更多的是一种孩子的新奇感,觉得这菜很神奇,放在锅里炒一炒,菜就变成了红色,尤其是红得甚是艳丽的汤汁更让我惊奇不已。不过,现在市场上贩卖的苋菜,已经炒不出当年的那种红了。

“五月苋,正当时;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苋菜最适合在七月吃。中医认为,农历的七月属于“长夏时节”,此时盛夏余热未消,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为主,人体容易因为

湿热出现头晕身倦、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泄泻等不适。此时的养生重点是要注意防湿热。 清代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苋菜,甘凉。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苋菜具有解毒清热、明目利咽、抗菌止泻的作用,对七月常见的湿热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在《随息居饮食谱》中,王士雄还提到一个苋菜治疗两目双盲的例子:徐灵胎云:“尝用一人头风痛甚,两目皆盲,遍求良医不效,有乡人教用十字路口及人家屋脚边野苋菜煎汤 , 注壶内塞住壶嘴,以双目就壶熏之,日渐见光,竟得复明。”这里其实就是利用了苋菜的明目利窍

作用,以此取得的治疗奇迹。

苋菜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其嫩茎叶可炒食或做汤,滚水焯后凉拌或做馅,其幼茎可腌渍蒸食。其中凉拌苋菜味道清纯,入口清爽,是夏日消暑的佳品。

将苋菜洗净后,放入热水中焯制片刻,捞出后过凉水沥干;大蒜捣成泥状,将焯好的苋菜放入盘中,调入蒜泥、盐、麻油等自己喜欢的调料拌匀即可。

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这么一句话:“炒苋菜没蒜,不值得一炒”。不管是拌凉菜还是炒苋菜都可以放点儿蒜,更能增加苋菜的香味,蒜香也能增加人的食欲。这道菜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适用于胃纳不佳、饮食不香、脘腹

痞满等病症。

有的人在吃苋菜时只喜欢吃嫩芽,扔掉苋菜梗。其实,苋菜梗也是“宝”,它的营养甚至超过了苋菜叶。吃的时候可以把苋菜梗的老皮撕掉,可以随个人喜好炒或腌。

苋菜性凉,所以阴盛阳虚体质、脾虚便溏或慢性腹泻者,不宜多食或不宜食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苋菜忌与鳖同食,否则会引起中毒。

苋菜汤

1.材料:苋菜400克,高汤适量。

2.做法:取嫩尖洗净;锅内下麻油,烧热,入苋菜,旺火炒片刻,再加高汤文火煨熟,起锅装入碗中。

3.功效:通利二便,适合燥热便秘患者食用。

苋菜豆腐汤

1.材料

:苋菜400克,水发海米20克,豆腐250克,蒜10克,盐适量。

2.做法:苋菜洗净、沥干,水发海米切末,豆腐切成小块,蒜捣成泥;炒锅放油,油热后下蒜泥煸出香味,下海米和豆腐块翻炒1分钟,再加水和苋菜,最后放盐调味即可。

3.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润燥,适用于肝胆火旺、目赤咽肿者。

素炒苋菜

1.材料:苋菜500克,葱末、蒜末各5克,盐适量。

2.做法:苋菜洗净;油热后加葱花和蒜末煸香,放入苋菜煸炒;出锅前调以食盐、醋、蒜末即可。

3.功效:健胃进食,并有解毒治痢作用,用于痢疾、湿热腹泻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