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需官……你速度找到附近新的野菜地,多挖点野菜,配上我们剩下的小米,还能对付几天。”
“骠骑将军,你在军里威信很高,注意安抚一下士兵的情绪。”
……
夜晚,星空,璀璨星河。
赵建一身戎装,站在太原城之巅,看着天上的星河,冷风猎猎吹起了他的战袍。
此时的赵建,神色略微疲惫,眼眸稍显黯淡。
“陛下,这北境,比你我想的都要困难的多啊。”
赵建长叹一声。
自从来到北境之后,却发现这里几乎都是赤地万里,粮食匮乏到一个令人发指的状态了。
而百姓也是手中没有余粮,忍受突厥的掠夺,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有一件事赵建的印象极为深刻。
当自己在太原击退来犯的突厥军后,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手拿着半个黑面窝头,递给赵建。
大大的眼睛,一脸天真。
“将军大哥哥,谢谢你替我们打败了坏人,这是我们家的最后一点粮食,给你吃!”
想到这里,赵建的双目通红,神色颤抖。
他,身为大夏元帅,又怎么可能接一个孩子一家仅有的粮食?
而,一只
大夏军队,又怎么忍心,从这些已经几乎要饿死的民众那里筹粮!
但是,不筹粮,就意味着十万旦军粮很快坐吃山空。
而突厥的主力却久久不战,赵建心中极为清楚,这是在等待自己断粮,好趁火打劫!
突厥兵一向狡诈,打仗不择手段。
世人共知。
但是,知道是知道,自己却毫无办法。
这些天,士兵天天吃糠咽菜,抱怨的声音此起彼伏。
而军队人心浮动,不仅仅是士兵,就连一些军官也起了逃跑的心思。
其中,暗地里有一股不知名的暗流,在对此事推波助澜。
为了这些,他这些天,把能做的做到了极致。
为了士兵的吃饭问题,他到处挖野菜,甚至草根、树皮。
为了安抚士兵的士气,他一直说马上粮食可就要到了。
他甚至想上书,向夏无视要权力,惩治军中的内鬼。
可是,他知道大夏此时的情况!
朝堂上有权臣弄朝!
夏无视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而这些内鬼,说不定是哪位朝中大员的势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也不好这样做。
赵建遥望星河,内心波澜四起,环望
北境河山。
虎目含泪。
难道,真的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了吗?
难道,这大夏,真的要受突厥一辈子的欺压不成吗?
“报告!”
就在此时,突然一个传令兵到来。
赵建回头,却见传令兵一脸喜色,却是抱拳开口道。
“元帅,好消息!”
“粮食到了!”
“什么!”
“南方十里处,一只万人的运粮队伍来了!”
赵建登时喜形于色,却是开口道。
“命令所有参将集合,速速和本帅去迎接京都运粮大军!”
……
五十弦翻塞外声。
赵建为了迎接这只解了“燃眉之急”的运粮大军,却是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不仅仅召集不多的几个军乐兵吹奏战歌,而且还命令,宰杀骨瘦如柴的战马,款待运粮军。
运粮古道上。
音乐四起。
赵建等人翘首以盼着。
而很快,一只车队,就来到了众人的目光所及之处。
“看看看……车队好长,几乎有一里!”
“好多粮食啊,这样我们就再也不缺粮食了!”
士兵们喜极而泣。
将领们,长舒口气!
赵建,立马迎上去,却是来
到冯浩面前,抱拳一拜。
“多谢冯将军……千里解危!”
而此时的冯浩,慌忙扶起赵建。
而随后,环顾这只北境军。
这些天,很多京都朝臣都贬低北境军,说他们没有粮食就不会打仗了。
说,夏无视选的北境元帅赵建,就是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