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打击土匪的事情只是一个契机。
整个俄国四周都躲藏着各种土匪山贼,每逢出现都会带来种种恶事。
如果要让铁路顺畅,就必须对四周围的黑恶势力进行清扫。
只不过,一旦列车以正常速度进行运作,凭借土匪的那点武器根本造成不了任何威胁。
强森凯夫斯基是一个例外,毕竟他手上有炮。
但就算是这样,其他地方也必须得到安全上的保障。
玛利亚所要实施的经济政策是工农发展。
处于伏尔加河下游的地区发展工业,赋予伏尔加河上游的发展农业,大高加索平原则以畜牧业为主。
但这样去做,注定会让管理面积扩大。
要扩大管理面积,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安全问题。
俄国境内对基层百姓的剥削从未停止过,无论是资本亦或是皇室皆是如此。
落草为寇者数不胜数,一个山头就盘踞着一个贼窝。
平时里,因为强森凯夫斯基的存在,这些贼窝只敢在附近抢抢路人。
但现在不同了,察里津换了一个负责人,而且因为要发展工农业,建设兵团开始对土地进行改造。
也正因如此,建设兵团的行动开始触及到这些山贼土匪的利益,冲突开始爆发。
玛利亚所要面对的,是察里津这一带的山贼土匪,但同时她也得应付城市内的各种大小问题。
分身乏术之际,约瑟夫率领第一兵团加入其中,并开始对这些山贼土匪进行歼灭。
如果说这些普通的山贼土匪战斗力只有一百,那么约瑟夫所率领的部队则是十倍之多。
他们从不抢劫路人百姓。
抢的,只有国家与资本的押运车。
无论是战力亦或是战术,都是属于降维打击的级别。
此事交落在他身上,玛利亚瞬间就安心了许多。
城内大事又玛利亚负责,城外大事又约瑟夫处理。
一者处内,一者处外,开始让这座城市一步步地走入正轨。
虽说是走入正轨,但事实上,也仅仅是依靠国内的内卷从而进行工业化发展。
这样的发展方式并不是不好,但是过度内卷迟早都会出现经济问题。
所以,在内卷的同时,玛利亚还将目光投放到更远的方向。
首先就是农业上的发展。
曾经有人如此评价过俄国。
‘这是一个拥有着巨大土地面积的帝国,它是整个欧洲的农场。’
此话不假,因为俄国是目前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家,尽管经理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可这样的命运也依旧如此。
而且俄国境内有着不少耕地。
尽管这块大面积土地内占了大部分不可耕种的土地如西伯利亚。
但是,也有不少土地十分适合种植农作物。
可就算如此,仍有大部分俄国百姓饿死街头。
玛利亚的导师斯托雷平就为了此事而进行农商合并,从而达到大规模商业性种植。
这样的方法确实很有效果,可是还远远达不到让全国人民吃得饱饭这样的程度。
又或者说,大部分国家都是如此。
这里面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玛利亚却看到了商机。
化肥。
最好就是生产最常见的氮肥。
既然要做氮肥,那就要从如何解决氮源这一问题入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玛利亚特意找来了不少化学工人。
但是,知识的缺陷突显出来了。
“要如何大规模合成氮?”
面对这些化学工人,玛利亚提出了疑问。
可惜,得到了,却是一致的摇头。
“抱歉市长,我们可以在实验室内合成氮,可如果您要大规模工业式合成,我们无能为力。”
无奈,玛利亚只能将目光投放到圣彼得堡大学里面。
为了此事,她还特意驾马赶了回去。
可惜她所得到的回答都是自己工厂里的工人一样,无法批量生产。
本以为会无功而返,却在准备离开之际,发生了一些小意外。
那是一场大雨。
倾盆大雨打得脚下的地一片泥泞。
无论是人走,亦或是马走,都会受到严重阻碍。
大雨之下,是那呼啸的狂风,在里面甚至还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