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色玛利亚 > 261.钓鱼是情报战的一环,不爽不要玩

261.钓鱼是情报战的一环,不爽不要玩

随着察里津的影响力扩大,不少外资愿意往这边进行投资。

可是随着察里津的不断扩张,冬宫那边也提高了警惕。

玛利亚并没有隐瞒下去的打算,如实地坦白了部分内容。

首先坦白的是她往贫困地区的拓展。

事实上这件事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向尼古拉二世进行过申请和建议。

‘帝国核心地区都在东欧,可如此庞大的帝国疆土,却有着大部分荒废冻土,儿臣认为,理应派遣人员进行开荒发展。’

然后玛利亚在他面前,亲自指出几个地方,而这些地方里面多半是靠近西伯利亚地区。

要知道,这个时代还没有开发西伯利亚的能力,沙俄帝国也只不过是将那个地区定义为贫瘠寒冷之地。

没有利用价值,也没有开发价值。

当年为了旅顺不冻港,加上对大清的侵略,俄国才会建造出一条西伯利亚铁路,以便于物质兵源输送。

当然,这并不代表俄国没进行过东面的发展。

只不过时代限制和生产力与基础科技不足,开荒队牺牲极大,而效果甚微,以至于俄国放弃了对那片地区的开发,转而把核心产业都集中在东欧方向。

玛利亚所提出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尼古拉二世的重视。

那时候正值斯托雷平改革初期,大量资源都集中在改革政策上,玛利亚所提出的建议自然不会被采纳。

可是,当玛利亚当上了察里津市长之后,她又一次提出这样的想法与建议。

尽管在波茨坦会议中,尼古拉二世对她多了很多信任,但还是会有所提防。

毕竟养着这么一个能内政能外交的女儿,着实是有些压力。

但尼古拉二世还是很重视她的建议,并召集了一众大臣进行商讨。

大臣们一致认为,那片地区常年冰封,要想发展并不容易,而且就算要进行发展,也得需要耗费十几年时间。

因此,大臣们觉得,让公主殿下去开发那片地区确实能起到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削弱公主殿下的实力。

要想开荒就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一国之力都如此困难,更不用说单凭察里津一己之力。

第二个好处,让察里津进行开发,成功自然是好,可如果失败了,其开发时留下来的痕迹也能为以后作为开荒基础。

这两个好处让尼古拉二世放下了心头大石。

所以对于察里津如今的开荒现象,尼古拉二世并没有给予过分干预。

因为只要她不触及且影响到东欧那边的核心城市,尼古拉二世都不会太过于担心。

沙俄帝国的主要经济能力和军事能力都集中在东欧地区,就连工业也是如此。

因此,开拓荒地对于他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外资投资这样的事情,事实上也并不罕见。

就连圣彼得堡内都有着各种外国资本,更不用说其他工业城市。

察里津就显得比较另类,他们对资本把控比较严格,甚至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干预。

这样的行为让很多外资企业十分不满,导致俄国境内的所有工业城市里面,察里津是外资最少的城市,没有之一。

但这样的举措并没有让察里津内部的经济陷入低迷或者拉胯现象。

主要原因是因为察里津的工业水准比较于其他城市要更加优秀。

根据潜伏在那里的安保局情报反馈可知,主要功劳是因为察里津的管理方式。

他们会对质量把控严格得近乎疯狂。

这种行为确实在前期给察里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果不是斯托雷平特意将大部分铁路订单和工业加工交落在察里津内,恐怕他们会熬不过第一个冬天。

这样的行为确实给察里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坚持熬过去之后,察里津工业成为了俄国首屈一指的精良。

而没想到的是,察里津居然开始引入外资。

这样的情报消息让尼古拉二世颇为好奇,能够让自己女儿引入的,究竟是什么外资。

很快,呈现在他面前的情报文件标注了两家公司。

一家是摩根金融银行,这是一家美国银行,其规模和影响力,在银行界内仅次于罗斯柴尔德家族。

就连圣彼得堡也有这家银行的身影,而且在此之前,摩根银行就已经在察里津进行入驻,所以这件事并不新奇。

另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