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世界五大导师之一的约瑟夫,其功绩毋庸置疑。
但是,约瑟夫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如果说赫鲁晓夫的治国方针是‘只要不是我的敌人,那就是我的朋友’。
那么,约瑟夫的治国方针则是‘只要不是我的朋友,那就是我的敌人’。
他让苏联走向了伟大,同时也让苏联走向了难以调头的地步。
所以玛利亚一直都认为,约瑟夫很容易走入自己的死胡同,但现在来看,约瑟夫的思想还没有到晚年的那般偏激。
而且,他所提出的‘化整为零’也确实很有想法。
将军队一点点渗透进去,以此方式,然后再隐藏起来。
如今的日本依旧存在着媚外现象。
尽管日俄战争中,沙俄帝国战败了,但沙俄帝国的强大国力,和那时候的威慑性拒绝赔款,依旧深深影响着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
那时候的沙俄帝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更不用说经过斯托雷平改革后,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现在。
更何况日本人也存在着对欧洲人的脸盲,就像是欧洲人分不清楚亚洲人一样。
所以说,一点点派人过来,也并非不可实现。
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之后,一点点囤积力量,然后等待机会。
至于武器弹药的运送也并非什么难题。
玛利亚十分清楚,这个时代的海关常识就是没有常识。
你就算运送一些违禁物品,只要不被发现基本不会有事,这基本杜绝了偷运武器时被发现的可能性。
只不过武器都是长柄,很容易被发现,因此需要最武器进行改造。
对于这一点,捷尔任斯基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们可以将武器进行拆解,然后将零件运送过去,在那边进行武器上的组装。”
这一点很快就得到了约瑟夫和玛利亚的认可。
因为这种方案他们并不是第一次使用。
在扶持奥斯曼帝国内部的人民公社时,为了给他们偷偷运送武器,就曾经试过将武器拆解开来,然后进行运送。
尽管组装时比较麻烦,但确实能起到更加隐蔽的效果。
然后就是子弹上面的运送,这个就比较简单了。
原本就是小玩意,运送起来肯定合适。
但是要秘密运送士兵这件事情上,人数成为了他们需要讨论的一个点。
人不能太多,不然很容易被发现。
试想一下,突然间有一大群外国人聚集起来,肯定会被注意到。
但也不能太少,人太少了基本没有半点作用。
对于此事,约瑟夫提出一个观点。
“我们应该从‘以什么为目的’而决定是士兵数量,而不是先决定士兵数量在决定‘以什么为目的’。”
约瑟夫的话立即点醒了玛利亚,让她从自己的思维死胡同里面走了出来。
但是,他们应该要以什么为目的进行人员上的部署呢?
右手五指以某种节奏,轻轻敲打着桌面。
冰冷的空气,丝毫入侵不了他们三人之间的灼热氛围。
“或许,以某人为目的?”
冷不丁地,玛利亚咬着左手拇指说道。
那双蔚蓝色的眼眸,将前面二人的身影倒映在眼帘之内。
她的话,深深吸引住约瑟夫和捷尔任斯基的注意力。
“什么意思,以人为目的?”
“对。”看着约瑟夫,玛利亚丝毫没发现,自己那双眼眸,正闪烁着冰冷的寒芒;“以某人为目的。”
“哪个人?”
尽管不理解为什么会以‘某人’为目的,但约瑟夫还是忍不住如此问道。
毕竟,他更好奇,究竟以谁为目的,才是最合适的。
很快他便听到了玛利亚的答案,同时也听到了某个位居权力巅峰的身份。
“日本天皇。”
约瑟夫先是一愣,尔后便反应过来。
“你说的那个日本天皇,是不是现在的明治天皇?”
尽管约瑟夫对日本那边的历史并不了解,但因为捷尔任斯基对全世界都投放了契卡潜伏人员,所以对日本那边的部分情报,也间接性了解了些许。
而如今的天皇,正是明治天皇。
明治维新就是经过他的手发展起来,可以这么说,如今的日本能有如此盛况,很大原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