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g {
width: 32px;
height: 32px;
vertical-align: -.25ex;
fill: currentcolor;
}
.lnr {
width: 24px;
height: 24px;
fill: currentcolor;
}
.footer-app-h {
font-size: .88rem;
}
.footer-app-p {
font-size: .76rem;
color: #969ba3;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
下载
本站所有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首页
我的书架
记录
客户端
顶部
进攻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士兵们在弹坑里翻滚,旋转,然后再爬起来继续前进。
一直以来俄军的进攻方式都是人海战术。
高层指挥部直言道。
‘机枪都是蠢蛋,刺刀才是真男人。’
可上战场的并不是这些高层军官,而是底层士兵。
直到他们成片成片的死去,如今的俄国军官才开始着重现代战争的战术部署。
这一次也同样如此。
为了扩大战果,并且迅速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布鲁西洛夫将整个南方战线给无限度扩大。
从原本的二十八公里的战线宽度,一下子扩大到一百三十公里战线,足足扩大了50倍。
而且在发起冲锋前,俄军的火炮率先开火,将奥军精心布置的部分铁丝网给夷为平地。
即使遇到没有被摧毁的铁丝网,发起冲锋的士兵,也会通过手雷对此摧毁。
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他们的机枪阵地和炮兵阵地。
然而,这两个输出性最高阵地却不能估计到一百三十公里宽度的战线,以至于很多地区都缺乏火力支持。
奥军阵地也同样设计了纵深防线,尽管他们是进攻方,但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全力进攻,而是希望德军那边能够迅速取胜,然后与他们两面夹击。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俄军并没有防守,而是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当俄军占领了一处领地时,就会稍作修整,等大炮搬运过来后,又再一次发起进攻。
特别是俄军的哥萨克骑兵,神出鬼没,往往在他们所不知道的地方出现。
第一天的进攻,在血红色的黄昏下结束了。
俄军推进了三点五公里纵深,奥军被逼得将防线往后挪动,但并没有撤军。
这一天,有九千多人死在了战场上,他们被埋没在褐色的泥土里面。
堑壕内的奥地利人都在颤抖。
他们从未见过这么疯狂的俄军,其攻势规模之大可谓是闻所未闻。
这一整天的战争着实是把他们给打累了,只想在这冰冷且又潮湿的堑壕里面,好好地睡上一觉。
然而俄军并不会给他们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在清晨的五点多钟,炮击又一次响起。
这是从大后方挪动到指定地点的炮兵部队,在到达目的地后,便开始调整方位,并且朝着敌军的阵地发起炮轰。
这一次炮击与以往的长时间炮击不同。
布鲁西洛夫给出了一个要求。
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