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
既然俄军从西南方向发起反击攻势,那么他们这支波兰德军可以侧击俄军,从达到迂回俄军大后方的战略部署。
然后鲁登道夫给出了两个进攻方向。
一个是从格罗德普方向发起进攻,绕过布列斯特要塞,进攻俄国西南方面军的大后方基辅。
另外一个则是强攻布列斯特要塞,与留在南布格河的德奥联军形成前后夹击的钳形攻势。
兴登堡很快就发现了这两个作战部署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布列斯特。
前者要承受布列斯特要塞的袭击可能性,因此危险度极高。
后者要强攻布列斯特要塞,困难度也同样极高。
但是,就连波兰他们都拿下了,兴登堡不觉得一个布列斯特要塞,他们还拿不下来。
而且要塞堡垒战术早就过时了,拥有强大火力的他们,要想夺下布列斯特,并非难事。
于是乎兴登堡做出了决定,强攻布列斯特。
只要占领了布列斯特要塞,那么这支俄军将会被他们给团团包围。
到那时候,基辅也必将落入他们之手。
做好战略部署之后,鲁登道夫便开始集结军队,朝着布列斯特要塞发起进攻。
这支德国波兰方面军本身就佩戴了大量的重火力武器。
他们甚至在调用了一门420毫米克虏伯榴弹炮过来。
只需要做好调整,重演炮轰列日要塞的方式,不出一个月,布列斯特要塞就会沦陷。
可是当他们接近布列斯特时,迎接他们的,是那密密麻麻的堑壕阵地。
在布鲁西洛夫为自己的大反攻做出各种物资与兵力的准备时,玛利亚也开始为自己的防御工事做出各种部署。
堑壕阵地是必然的,这一点毋庸质疑。
但是,德军的火炮实在是过于凶猛。
单凭他们的火力就足够让所有堑壕都化为乌有。
别说是人了,就连地都给你掀起来。
因此,玛利亚不单要进行堑壕工事,更需要布置一些隐蔽性较强的军事基地。
与此同时,玛利亚还跟一群军官琢磨出弹性防御阵地。
弹性防御阵地分别有三个部分,分别是‘警戒区’‘战斗区’和‘后方区’。
三个区域之间又会存在着相对应的阵地线。
警戒区与战斗区之间有一条主抵抗阵线,战斗区与后方区则是炮兵保护线。
警戒区的前线营地负责警戒,他们拥有一定量的机枪,提供小规模反击。
战斗区负责提供支援,一旦敌军发起进攻,战斗区内的支援兵力就会加强抵抗阵地线,与敌军交火。
至于后方区就很容易理解。
这里面分别是火炮和预备队的位置,当然也存在着大量的武器弹药物质。
由于防御阵地被玛利亚划分了三个部分,导致整个防御阵地纵深从原来的十公里,扩张到四十公里。
战场宽度也宽到一百多公里。
要知道布列斯特距离华沙也就只有一百多公里远而已。
毕竟是防守战,玛利亚没必要将防守阵线扩张到四百多公里那么夸张。
紧接着就是装甲列车的再一次投入,但他们缺乏高射炮,齐柏林飞艇的威胁历历在目。。
这种76毫米高射炮是上一年发明出来的,经过改装和细节优化之后,俄国已经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生产。
当然,因为是俄国军事工厂量产的,因此它的质量就不用多想了。
尽管如此,玛利亚还是需要高射炮来应对天空的威胁,因此在部署防线时,玛利亚已经向大后方申请了高射炮需求。
这条可怕的防御阵线,最后被邓尼金取名为,玛利亚铁壁。
加入书签,方便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txt下载
加入书签
长夜余火
帝王赘婿
极品逍遥王
我真不是盖世高人
打穿星河从加点开始
天神殿
北王战刀
狂龙战婿
一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