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
既然如此,那就应该豁出去,而非畏手畏脚的。
看着眼前的一切,铁托已经立下了军令状,同时也算是跟这座城市的买办资本家正式宣战。
只不过这场针对塞尔维亚的斗争,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
铁托所要对付的不单单是这座城市内的买办资本,还有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傀儡政府。
摆在他面前的,将会是一个巨大且漫长的斗争过程。
但他的初步影响力已经出现了,毕竟他所在城市是一个中转站,专门负责对奥匈帝国进行材料物资运送。
如果是之前,这群买办资本家基本会保证这条通道顺畅。
然而,在铁托上台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他甚至通过契卡的帮助,联系到了一些残存的游击战士,并重新组成新的游击队伍。
这些游击队伍将会化作为土匪,对本应负责输送物资的车队进行掠夺。
在此之前,这些运输车队都会安然无恙地送到奥匈境内。
其最大原因是因为这里的游击力量已经被击溃,而且车队的出发时间都不会公开。
但这一次,在铁托的微操和秘密通告下,获得了准确时间和车队守备力量之后,化作为土匪的他们,开始了抢劫。
因为有铁托这位市长的掩护,他们的每一次抢劫都能取得巨大成功。
而且相较于之前的游击力量,铁托给现在新重组的游击小队进行了安排。
否决掉一直以来的城市与农村的作战方式,并化身为土匪,以山间进行掩护,进行各种掠夺与作战。
如果是山间的话,很容易会造成信息不对称或者对外信息迟缓的情况。
但是在铁托成为市长之后,这些弊端都得到了完美解决。
于是乎,在铁托的各种操作下,本应源源不断运送到奥匈帝国里面的物资,都被抢了。
维也纳方面很快就意识到这里面的端倪。
塞尔维亚所提供的物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而这一比重对于帝国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得知塞尔维亚那边出了事情之后,一直负责帝国南部的康拉德元帅,便立即行动了起来。
在康拉德重新回到权力中心前,他所负责的便是南部地区的战事。
包括了对塞尔维亚和意大利。
只不过,随着他回到维也纳的权力中心之后,他就将大部分军权都交给了自己的亲信手上。
虽说如此,但他依旧拥有对南部战区的大部分指挥权。
如今,因为斯蒂芬的‘请客、斩首、收下当狗’的计策取得了初步成功,导致斯蒂芬又一次获得斐迪南皇帝的信任。
面对如此政治局面,他确实是急了。
所以对于塞尔维亚那边的状况,康拉德也无心处理,只是将其交给自己的手下去办事。
他的手下都是军官。
论大战可还行,但论起如何处理社会问题,那就是一头包了。
眼见自己的顶头上司康拉德成为甩手掌柜,这些手下便只能按照自己一直以来的做法去行事。
于是乎,一支又一支的维稳部队驶入塞尔维亚,并要求临时政府协助他们,对山区进行剿匪行动。
由于需要调配军队,意大利那边的战时十分吃紧,他们就只能从其他地区调动军队。
一来二去,便调走了不少人离开。
这个时候康拉德又突然间重视了起来,给他们调配了不少国内的军队,以至于奥匈境内竟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
得知国内有大部分军队被调走后,斯蒂芬先是一惊,然后又不可思议地看向南方。
毫无疑问,康拉德并不是真心想处理塞尔维亚的事情。
他只是为了削弱自己针对匈牙利革命的军事力量。
虽然康拉德元帅是帝国的元老,但是他那种为了自己,而不顾帝国利益的行为,让斯蒂芬感到不满。
然而即使自己再怎么不满,他也无法对康拉德的南部管理作出任何评价和影响。
因为那不是自己的管辖范围。
看着已经被调走了两个军的兵力,斯蒂芬知道自己的战略部署需要再改改。
原本的作战部署就是拖缓匈牙利那边,让他们放下警惕戒备,然后再发起攻势,一举收复。
然而,兵力不足了,他们必须改变措施。
斯蒂芬很快就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