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色玛利亚 > 435.奥匈,下坡路,油门,踩一脚

435.奥匈,下坡路,油门,踩一脚

的时代里面,人民想要了解外国或者家乡之外的情况,往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或者媒体报纸上的描述。

掌握着帝国最核心的媒体宣传机器,康拉德毫无顾忌地使用了起来。

先是给自己造势,然后又是宣传具有强烈侵略性的思想。

伴随着宣传媒体的不断烘托,最终有不少人选择了参军。

在这里面也同样存在着不少清醒的人。

他们开始组织起来,在大街小巷中进行游行示威。

也有不少工人团体发起罢工,声援匈牙利那边的soviet革命。

如果是之前,斯蒂芬还在真正掌权的时候,这些游行示威和罢工运动或许能继续进行下去。

但此时此刻他们所要面对的人,是康拉德。

康拉德本身就是一位军人。

他知道怎么打仗,虽然说所自己认为的‘怎么打仗’放在国际上,就是菜鸡,但对付国内的人还是绰绰有余。

但是,让他去管理一个国家,那就有些为难人了。

在弗兰茨还是世上时,康拉德还是一个有一些些自知之明的人。

他知道自己的职责,绝不是统治者的料。

然而,自从被斯蒂芬和斐迪南联手搞走之后,他对权力的欲望达到了空前高涨。

为了重新拾起昔日的荣光,他甚至可以跟罗马尼亚人合作。

而如今,他看着几乎被自己掌控起来的奥地利,康拉德的心又一次飘了起来。

他的目光落在了身后的霍夫堡皇宫,野心又一次膨胀了。

只不过,康拉德十分清楚,自己的权力再怎么巨大,也不可能比得过皇帝。

毕竟这里还是君主制度国家。

而且斯蒂芬的权力地位也跟自己一样。

他唯一多出来的,是那可笑的理想,少出来的是自己的人脉与声望。

如此一来,他又怎么可能斗得过自己?

所以,这份野心驱使着康拉德往他从未想过的方向发展。

奥匈帝国的摄政王。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自己的参谋时,参谋整个人都傻了。

摄政王是什么?

那是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及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

一般当任摄政王的人,都是由君王的亲族或者戚族负责。

当任摄政王的人通常都不会有太好的下场,例如都铎王朝第一代诺森伯兰公爵。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乔治四世就是如此,在他的父皇驾崩之后,便顺理成章成为了国王。

只不过这些都是极端例子。

要知道,奥匈帝国并没有出现过摄政王的先例,也没有出台过摄政王的法令。

真要强行推出摄政王,恐怕会引起问题。

然而,就事实而言,因为斐迪南皇帝的病重,加上斯蒂芬的无法管事,他确实可以推行这一法案。

最终在巨大诱惑之下,参谋认可了这个做法,并开始协助康拉德,将这一法案推行下去。

推行法案并不容易。

首先是内阁国会的处理,然后是朝廷议会上的争吵。

很多人得知康拉德要推行摄政王法令时,都持有反对意见。

奥地利出现了三个派别。

支持派、反对派和中立派。

支持派的人都是康拉德的人,他们会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效忠对象。

反对派的人大部分都是斯蒂芬那一阵营,如果斯蒂芬还在现场,必然能阻止康拉德等人的做法。

然而,斯蒂芬不在之后,反对派就变得越加无力。

至于中立派,他们就是摸鱼摆烂的,只要保证自己的利益,管他洪水滔天。

反对派的力量和影响力依旧是有的,他们的强烈反对硬生生拖住了康拉德的步伐。

但他们缺乏了一种最为关键的力量。

那就是军队。

斯蒂芬是参谋长,但他并没有去真正掌握军队的权力。

反观康拉德,从一战爆发之前到现在,他都是帝国元帅。

掌控着枪杠子的他们,终究是控制了帝国的话语权。

然后,在斐迪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推出一个帝国法令。

那就是摄政王的法令。

要挑选摄政王,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