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
所以他们被突然袭击给打了一个猝不及防。
而且,因为有农民的带路,他们知道对方营地的所在位置。
所以在发起袭击的时候,有一千多人朝着对方营地进攻。
一时间,双方打成一团,匈牙利守卫军很快被打懵了。
但这里的指挥官却临危不乱,硬生生把部队集结了起来,并筑起了五百多人的防线,以层层叠加的方式,增加防线纵深。
他们只剩下五百多人,但强攻防线只会徒增伤亡,所以有不少军官认为,应该围而不攻,饿死他们。
但朱可夫拒绝了。
“万一其他地方的敌军反应过来,到之后被围困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了。”
既然要强攻,苏匈第二团就只能把为数不多的迫击炮给搬运了过来,对着敌军阵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击。
远距离炮击,士兵们当然可以接受,但是要对敌军的防线发起冲锋就很考验士兵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第二团是临时编制而成的部队,无论是专业性还是战斗能力,都无法跟正规军比较。
发起夜袭的时候,就出现过很多问题。
有些士兵跑错了地方,有些士兵更是跑着跑着,突然间绕了一圈往自己人的方向跑去,差点没被当成敌人给打死。
更有些士兵被枪声给吓得不敢冲锋,呆滞在原地。
朱可夫这算是明白了。
库恩贝拉敢答应自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可以给他练出一些老兵。
很难,但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因为接受过苏俄的军事知识教导,苏匈部队里面就有不少政委。
看着敌方防线正不点点修复破损的地方,朱可夫从掩体里站了起来,高举着手枪大声喊道。
“党员的跟我冲锋!”
政委们一咬牙,直接就端着手枪跟着朱可夫一起冲锋。
其他士兵面面相觑,他们跟政委十分熟悉。
如今,政委带头冲锋,着实是把他们的战意盖过恐惧。
随后在朱可夫和政委冲到半路时,身后的苏匈第二团士兵也一同爬出掩体,对已经遭到迫击炮破坏的阵地发起冲击。
匈牙利防卫军也不是吃素的,见到对方如此凶猛地扑了过来,他们也放弃了对防线的修复,转而拿起枪开始射击。
不少党员倒在血泊中。
朱可夫比较幸运,只是被一颗子弹擦到。
短短的几百米距离,苏匈军队就已经冲到了对方面前。
狭路相逢勇者胜,最为残酷的近距离战斗开始了。
对方有五百多人,他们有一千多人。
人数上占据优势,但是在战斗能力上,对方的职业军人更胜一筹。
鲜血,染红了每一寸土地。
愤怒的嘶吼和痛苦的惨叫,几乎掩盖了整片天空。
双方都在这一刻杀红了眼。
他们不会有任何怜悯和仁慈。
此时此刻已经不是意识形态之争,而是你死我活的厮杀。
这场厮杀从凌晨四点持续到五点半。
天边的夜色,被第一缕晨曦破晓而出,当阳光洒落在这片不起眼的战场上时,所有人的身上都染红了一片。
经过一夜厮杀,付出了七百多人的代价后,他们攻下了这座村庄。
被吓得躲起来的大地主也被揪了出来,并按照村民们的控诉,对他进行了审判。
最终,财产全部没收,一半分给村民一半充公。
至于这位地主,被交给了村民们处理。
而这仅仅是奥匈内战众多战役中的一个。
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发生着各种战斗。
特别是捷克那边,从布列斯特出来的志愿军,开始加入到对德国援军的阻击当中。
只不过,就在法金汉准备再派出更多的人过去支援时,突然间,柏林那边要求他停止增兵,转而将更多的部队调回去柏林。
法金汉很不理解这种做法。
奥匈这个拼多多都快成拼夕夕了,再不救,就真的要亡辣。
但柏林那边依旧强硬地要求,将更多部队调回去柏林。
因为,柏林也爆发工人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