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都让玛利亚想起历史中的张伯伦。
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张伯伦,会不会再一次绥靖。
但既然对方不介意,玛利亚就不客气了,她已经准备好对德国那边的同志给予支持和支援。
接下来就是关于奥匈帝国那边的问题。
玛利亚只要求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独立,至于他们独立后会实行什么政策,就由他们那里的人去选择。
关于这三个地区,贝特曼也转达了兴登堡的意思。
“在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上,我方与苏俄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但是商贸之间的利益可以让我们达成一致。”
“我们希望能继续与苏俄方面进行交易和商贸来往。”
“即使我们国内的工人运动,与你们有关。”
玛利亚算是听明白了。
如果说,昨天玛利亚对法金汉的说辞,是属于“我会跟你上床,但我会娶她。”的渣男发言。
那么,此时此刻贝特曼对她的说辞就属于是“你娶她,跟我爱你不冲突”。
放在恋爱里面,属于是把日在校园和白色相簿2给混在一起来演了。
就连玛利亚都有些不好意思,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坏了。
但细想一下,她这可是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坏点也没问题。
很快,双方达成了共识。
但这份共识里面,自然也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微调。
虽然说让英德法三国继续打下去,会对苏俄有着巨大的好处。
然而再这样打下去,到头来牺牲的还是无产阶级。
玛利亚自然不会绝对的圣人,她始终会有自己私心,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该有的想法。
例如为了苏俄的发展,从而让一战继续下去。
这是不该有的想法,因为一战的最大牺牲者就是无产阶级。
所以,玛利亚会在苏德贸易方面,稍稍做一点手脚。
例如拖慢交易进程,又或者是减缓运送物质的列车速度。
这种手段很快就取得了效果。
首先是给德国那边的粮食补给,原本每天运送的量,都被削减了三分之一。
然后是亚欧铁路那边的位置,亚美尼亚共和国以各种理由减缓了列车站台的申请速度。
这样一来,德国所能获得的补给越来越少。
再加上美国的再一次加重兵力的运送,这使得细线战场又一次发生变化。
原本还处于焦灼的堑壕战,双方都以防守为主。
可是,当威尔逊打算迅速结束掉这场战争后,便加大了对欧洲增援的力度。
这份力度不仅仅是物资补给上的力度,更是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
首先是经济压力。
亚欧铁路的运输,占据了德国一半的物资。
然而,因为匈牙利革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运动,亚欧铁路也同样受到了巨大影响。
而且这条铁路所运送回来的物资,是需要经过采购。
这份采购自然是跟亚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易。
这份交易自然是秘密进行,德国可不愿意让协约国知道。
但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调查,美国还是发现了德国的合作对象。
发现既摧毁。
美国当即对与德国进行交易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方面压制。
无论是经济抑或是政治。
一时间,能够为德国提供物资的亚洲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巨大影响。
他们甚至为了不得罪美国,而放弃了他们的大金主德国。
再加上苏俄开始减少对德国的援助,渐渐地,德国境内的大部分城市,开始出现了物资短缺的情况。
然后就是军事上的问题。
威尔逊总统下达了迅速结束掉战争的指令。
由于美国与欧洲相距甚远,他们需要通过海运进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运输,实在是太慢太麻烦。
于是乎,美国打算在欧洲这里进行建设。
建设方向以军工业为主。
这份提议一开始受到了欧洲诸国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美国的行为是不怀好心的。
只不过,在拥有稳定后勤补给的兴登堡防线实在是难以攻破,英法两国也打得十分疲倦。
最终他们给予了美国一定权限,允许他们在这里进行开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