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来的军官有些好奇。
“是烟雾弹,我在里面添加了烟雾弹。”
一边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战况,罗科索夫斯基一边解释着烟雾弹的作用。
但他的解释很快就结束了,因为负责进攻的部队,已经越来越逼近。
既然如此,现场的表现更比自己的解释来得清晰了解。
正面进攻的部队凭借的烟雾的掩护,一点点逼近前方的防线。
今天的天气也十分配合,在这战场上并没有刮起什么风,所以烟雾的持续时间能延长不少。
即使快结束了,坦克也会立即补上,给前方的道路续烟。
从未见过如此场面的波军,有些不知所措。
由于烟雾弹是在出击前就已经打过去,为了让战争迷雾更加浓厚,更加广阔,迫击炮也充当了续烟的角色。
加上天气寒冷,小雪纷飞,远在第二条防线上的波军其能见度就更低了,他们压根看不到前方情况,还以为苏军仍在休整。
苏军也在一步步前进,丝毫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一时间,战场上陷入了一片死寂。
就在两百米距离,一位眼尖的波军突然间察觉到异样。
与白雪融为一体的白雾,确实阻挡了大部分的视野,但苏军的军服依旧在这片白色世界中略显突兀。
这位波军就是看到这一抹异色,揉了揉眼睛。
然后
砰!
一声枪响,这位波军头顶中了一枪,直勾勾地倒在了堑壕内。
这一声枪响当即把不少波军给惊吓到了。
划破天空的枪声,更是成为了苏军的进攻口号。
距离两百多米的苏军当即发起冲锋乌拉,朝着波军进攻而来。
在波军眼中,苏军就是从烟雾中杀出来的恶鬼。
但第二条防线的波军其表现能力比第一条防线要出色不少。
因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们很快就组织起了火力网络,疯狂阻挡发起冲锋的苏军。
但看似密集的冲锋队形,一旦进行攻击时,却发现苏军之间的距离都很散。
而且他们都会通过坦克进行掩护。
凭借坦克的防护优势和苏军的科学性步兵冲锋,他们很快就跳入堑壕与波军进行近距离战斗。
这些波兰士兵虽然是正规军,但本来就是临时征召的他们,论战斗力压根就不是苏军的对手。
短暂交锋之下便很快就陷入劣势。
而且这段时间里面,红四方面军一直在演练如何冲锋,如何在敌方堑壕里作战。
冲锋方式看似简单,实则很难,需要长时间练习。
但堑壕作战就不一样了,因为堑壕通道错综复杂,四面八方都有可能冒出敌人。
这就导致,单纯的训练也似乎不是很足够。
于是乎,玛利亚给他们推荐了两样装备,一者防御一者进攻。
一个是插入钢板的防弹衣,这能够很好地保护士兵们的躯体。
至于另外一个,则是堑壕***。
为了让军队获得足够的***,玛利亚特意通过罗斯福的关系,走私了一批m1917堑壕枪。
喷子面前,人人平等。
拥有这两件装备之后,无论是进攻亦或是防守,都可以给士兵们带来极高的防护和进攻性。
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红四方面军已经组建了一支负责突击作战的部队。
如果说德军的那支部队叫做‘风暴突击队’。
那么,苏军的这支部队则叫做‘阿尔法敢死队’。
负责进攻第二条防线的部队,正是阿尔法敢死队,而这则是他们第一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