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祖国,因此他无法接受这一失败,也无法接受凡尔赛条约。
在黑暗压抑的房间里,他的大脑构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和结局。
最终,他把这一切的失败都归罪于一种势力和一个种族。
gc主义势力与犹太民族。
“他们都是一群崇尚暴力的疯子,他们不单在我们背后捅了一刀子,甚至还煽动着所有人的情绪,让他们走向毁灭的结局。”
再一次意外下,他看到了同为国家战争英雄的鲁登道夫。
他就是这样埋怨着,吐槽着。
手中的啤酒一杯又一杯,而他的愤怒也随着酒精的冲洗,一次又一次地叠加着。
他将一切责任都归罪于德国gcd,因为他们的革命运动,让德国失去了一切,也正因为他们的背叛,让德意志第二帝国走向了灭亡。
“一群不爱国的叛徒,一群该死的叛国贼!”
他大声怒斥,即使身边的人都不敢与他对话,但鲁登道夫的愤怒依旧在啤酒馆里宣泄着。
只不过,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阿道夫将这一切都深深刻印在自己心中。
他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目睹到了死亡和毁灭。
身为士兵的他,从未有过任何退缩和怯懦。
但他们的付出和牺牲都得不到结果。
为什么呢?
那时候,他拒绝失败,但还是忍不住在心中反问着自己。
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战争会如此艰难。
很多人都无法回答他这个问题,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想在这场世界大战中活下来。
阿道夫也无法给自己的疑惑解答,因为他从未进行过系统性的学习,也未曾学习过各种知识理论。
他所看到的,都是最表面的现实,却无法看到更加深层次的内容。
战场上,他可以看到士兵们的待遇变得越来越糟糕,于是他把这一切都归罪于那些犹太奸商和贪官污吏。
现实中,他可以看到无数人流离失所,生活艰难,于是他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左翼的罢工行为,因为罢工导致工厂停工,然后无法制造更多的物资。
然而,他却看不到德国的经济状况,也看不到德国的资源问题。
在他心中,要让德意志民族走向辉煌,就必须进行掠夺和入侵。
这样的思想观念,在一战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雏形,那时候他还在维也纳的‘男人之家’进行着‘键盘侠’的生活,他对此深深着迷。
战争期间,他极力反对失败言论,是一位坚定的战争分子。
圣诞节停战,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他向身边的袍泽们说道。
“战争不应该有这样的事,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消灭所有挡在面前的敌人,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平民,只有士兵。”
这番话并没有得到他人的重视,但他依旧铭记于心。
直到现在,他也是这样认为。
一旦进入战争,就不存在平民,即使他们手无寸铁,即使他们毫无威胁性,也是一种潜在性的威胁。
因此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赶尽杀绝,彻底灭绝。
而如今他听到了鲁登道夫的苦诉。
一字一句,宛若重锤那般敲打着自己的灵魂。
是啊,背叛德国的不就是gc主义吗。
如果不是他们的背叛,如果不是他们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德国肯定能继续打下去,直到胜利为止。
说到底,那群在大后方闹革命运动的gc主义者,不就是在叛国吗。
很快,他给gc主义者做出了一个定义,不爱国者。
他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世界里面,直到鲁登道夫的离开,他也没有察觉到。
这场意外让阿道夫的世界观逐渐成型,并且又一次向奥莉佳写了一封信。
信中,他说道。
“德意志帝国现在已经灭亡了,但我相信,它迟早都会回来,然后重新给欧洲带来格局变化,这个世界需要德国,这个世界迟早都是德意志。”
这封信落到奥莉佳手中时,她看了很久很久。
她无法理解阿道夫现在的状况,也不知道阿道夫为什么会突然间变得如此激进。
但细想一下,她开始回想起来阿道夫并不是突然间激进,而是一直都是如此。
在两人从认识到成为挚友时,便有过一段时间的互相学习与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