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着埃塞俄比亚进入世俗化,从里到外,彻底毁灭现在的旧时代’
这句话,深深刻印在塔法里心中。
他不是一位社会主义者,因为他并无过多接触这里面的知识,事实上他也不是资产阶级主义者,因为他对资产阶级的信息知之甚少。
但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
他力求改变埃塞俄比亚的现状,将埃塞俄比亚从贫困且落后中,带上盛世和辉煌。
为了实现自己的爱国理想,他用尽了所有办法,所有精力。
先是成为一位萨拉尔地区的分督,开始学习如何管理城市。
然后,在成为西南部锡达莫省总督之后,便着手于对社会的建设。
然而一个人的努力并不足够。
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依旧处于奴隶封建制度,其内部思想算不上是百家争鸣吧,至少也算得上是焚书坑儒了。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压根就没有治国经验。
他们对治理国家的方式只有一个,分封。
这是三千多年前周王朝玩剩下的东西,而如今还保留在地球的某个非洲国家里面。
也正因为分封的原因,导致诸侯军阀割据而治。
但周王朝的分封制,至少还有周礼压着,那些诸侯也很勤奋上进,一直在寻求变法强国之道路。
反观埃塞俄比亚的诸侯军阀们,他们所寻求的不是变法强国之道路,而是在寻求如何能更加精准敛财。
他们对百姓的压迫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而且有很多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他们的奴隶交易,而非当地产物。
15世纪的黑奴贸易殖民者直呼内行。
由此可见,埃塞俄比亚当乱到什么地步,而面对如此混乱的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居然都打不过,也足以证明意大利军队的仁慈。
正因为国家灰暗,塔法里才升起了富国强民的理想。
于是乎,他所接管的锡达莫省,成为了他的理想试验田。
但很快他便遇到了各种问题。
首先是,那便是当地财阀和地主的巨大影响力。
无论自己怎么去推行政策也很难取得效果。
他试图去寻找这究竟是为什么,很快他便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己的权力还是太小了。
为了增强自己的权力,他与埃塞俄比亚的另外一个主要民族王室进行联姻。
这场联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凭借着王室所带来的优势,塔法里走入了非皇族贵族血脉的权力最高峰,摄政王。
本以为拥有如此巨大权力之后,他便可以推行自己的各种改革方针。
却不料,还是推行不了。
作为省长时,他所面对的阻力是地主阶级和军阀势力。
成为摄政王之后,他所面对的阻力成为了皇族阶级和贵族阶级。
而埃塞俄比亚的最高统治者,正是如今的皇族。
‘皇族代表着一切,他们所至高无上的存在,是埃塞俄比亚的主宰者。’
负责给自己教书的老师,每时每刻都灌输着这样的思想,身为传统教育者的塔法里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但他与常人所不同的是,他喜欢看更多的书籍,而这些书籍绝不仅限于国内,还有国外。
凭借摄政王的权力,他收购到了很多海外书籍,即使是印刷版或者是盗版也会成为他的至宝。
然后,他的思想逐渐地发生改变。
思考、、反省、沉思。
不久之后,他悟出了一个道理。
埃塞俄比亚的心头之患并不是在英法殖民地的包围里面,而是在这埃塞俄比亚的宫廷之内啊。
当塔法里思考到这一点时,他痛心疾首。
但这一次,他却听到了一个不得了的话语。
‘带领所有被压迫的人民,推翻被皇族贵族势力、地主落后势力的旧时代社会,建立一个现代国家的埃塞俄比亚。’
塔法里一直在思考着怎么改变国家,带领国家走向辉煌。
但是,他从未思考过造反这件事。
因为这对于他这种接受埃塞俄比亚传统教育的人而言,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而如今,却被玛利亚一言点明。
能造反吗?
他紧握着拳头,挂在墙壁上的钟摆,轻轻晃动,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