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正是社会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如何决定和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正如弗拉基米尔所认为的那样,马克思思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德国哲学、法国社会学、英国政治经济学结合在了一起。”
“当然,对于丘吉尔先生的某些观点我也是认可的,例如资本主义确实允许了进一步分工,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
“但正如同荀子所说的那样,人性本恶。”
“在19世纪到现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资产主义生产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是满足在很正的人类需要而创造出‘使用价值’。”
“相反,他们生产出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以此来实现货币利润的经济制度。”
说到这里,玛利亚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看向坐在不远处的道威斯。
“因此,看不见的手,往往会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内产生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的交替当中,也就是周期律。”
说完,玛利亚又将目光重新放在丘吉尔身上。
这场理论辩证,对她而言才到一半而已。
“资本主义的经济起落周期性事实上从十八世纪就已经开始出现。”
“是的,我无法否认资本主义确实带来巨大的历史作用和进步意义。”
“资产阶级将生产资料更加有效率,从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大爆发。”
“但是,在执行这一作用时,人性也便随之而现。”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变资本的逐渐发展,开始对可变资本进行了可持续性的挤压。”
“例如机器这种不变资本,正逐渐取代人类这种可变资本,而随着机械的发展,资本家会意识到,维持可变资本代价会更高。”
“于是乎,摆在资本家面前的选择便剩下两条道路。”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全面机械化,或者让劳动力这种可变资本可变化,也就是说更大程度上地进行剥削。”
说到这里,玛利亚便想起了二十一世纪的记忆,机械和ai已经大幅度挤压人类这种可变资本。
但即使再怎么挤压人类,资本家也不会轻易放弃对劳动者的剥削。
根据自己对二十一世纪的记忆,玛利亚对此进行了总结。
“无论是全面机械化亦或是全面剥削劳动力,最终都会汇聚成同一条路,那就是通过剥削来实现全面机械化。”
这条结论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特别是张伯伦和丘吉尔两人,他们对玛利亚的最后这条结论,感到了深深的疑惑和不理解,毕竟这样的思想过于超前,而当前时代还不存在全面机械化。
然而,玛利亚所道出的最后结论,却给他们揭露了一个极其残酷的未来。
那就是,全面机械化将会导致大量的生产力过剩和民众失业导致的收入不足。
而承担这一压力的就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民众购买力不足,产品利润率就会降低。
被降低的利润,资本家会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或者开辟消费主义市场来解决。
而广泛的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信贷货币危机造成了金融危机,其危害甚至比剥削工人更加严重,因为这是系统性的破坏。
这样的事情,英国就出现过不少次,尽管还没有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但周期性的经济衰退问题,依旧困扰着他们。
而在这方面,玛利亚点出了一个核心的观念。
国家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程度与资本主义收缩和危机的严重程度是成正比的。”
“换句话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建立在一个完美的自由市场模式之下,然而多方面因素都决定了自由市场并不稳定。”
“毫无疑问丘吉尔先生,你所提出的资产阶级优越性,其实就是将国家视作为了一个基础的规则制造者和设施提供者,却没有意识到国家并不是一个虚空的、中立的系统程序。”
“在场的各位,都是当下社会的利益享受者,想必诸位也无法反驳吧。”
目光掠过了所有人的眼色,他们纷纷侧目避让,不与玛利亚直视。
“身为利益享受者,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领导人,以你们为主要群体建设而成的国家,难道真能维持中立、严格遵守市场规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