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金斯是从国消费主义这一单独概念或者浪潮去分析,并认为这可以通过个人自律去解决。”
“富兰克林你则是通过社会学去入手,从现在美国的贫富差距和阶级不平等去分析问题。”
“单从这两个切口入手都没问题,但对我而言并不完整,因为这还没涉及到消费主义的本质。”
说完,玛利亚掠过霍普金斯,转而认真地看向罗斯福这边。
“富兰克林,你知道消费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吗?”
“一个社学概念。”
玛利亚摇了摇头。
“那是一种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强大的变种形式。”
霍普金斯疑惑不解,而罗斯福则陷入了沉思。
他确实看过《资本论》,但因为要参与竞选,导致他的空余时间不是很多。
直到现在才有很多时间去阅读更多著作,但《资本论》也就看了一点而已。
可即使只看了一小部分,他也开始理解到玛利亚话语中的意思。
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变种形式。
这句话,给了罗斯福一种很不妙的感觉。
抬起眼眸,罗斯福带着疑虑的语气问道。
“类似于宗教?”
“对,而且还是一种扭曲且全新的拜物宗教。”
玛利亚一边认可着罗斯福的理解,一边在心中赞誉对方的脑子。
该说不愧是p社必ban角色。
心中暗赞一声,玛利亚便继续说道。
“本质上,消费主义就是一种扭曲的拜物宗教,通过拜物的形式应许一切的幸福和美好,以维持和压制资本主义内生的矛盾和危机。”
“因此,在不谈资本和不谈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去讨论现在的消费行为的意涵、流变和解决方案,都是属于词不达意,抓不住关键点的不切实际行为。”
“而且霍普金斯对消费主义的理解,我跟富兰克林一样,绝不赞同。”
“你说消费主义是一种活动形式,具有大众的代称,是由大众需求而所需满足的需求创造出来的。”
“但关键是,你所认为的需求,真的是你的需求吗?”
“在我们社会主义者眼中,这里面的关键从来都不在商品本身,不在消费本身,更不在所谓的‘消费自己需求和所需满足的需求’本身。”
“因为,当你的需求被时刻伪造、误导、影响时,当你的劳动成果都被时刻剥削、压榨时、当消费行为被花样百出的资本运作成经济危机时。”
“那么,所谓的‘需求和所需满足的需求’就无法被真正定义了。”
“所以在我们社会主义者眼中,消费的关键永远都是在那个不可言说的资本主义制度身上。”
“因为资本不死,消费永生。”
最后的这句话立即点醒了罗斯福。
一切把消费主义视作为消费者的主观个人选择和所谓道德自由,而无视资本主义文化操控的整体行为,那不就是资本主义文化所带来的核心吗。
在罗斯福陷入思考之时,玛利亚便继续说道。
“资本主义之下,处于统治阶级和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力图在人们身上创造新的需求,并试图将传统的需求,如亲情、友情、爱情、对工作的掌控和自豪感进行异化。”
“甚至,资本主义给它们赋予了一个资本价值,将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进行了异化。”
“然后,在资产阶级之下的统治者们,就可以把一切需求消费化,即使是感情。”
“当他们实现了一切需求消费化之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生产资料来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需求,重新定义人民的‘真正需求’。”
“最终,人民会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并以维持社会的阶级分化。”
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
一股寒意,像是从蜘蛛肚里抽出的黏腻丝网,一圈圈地在他心上缠绕着,叫他心里发慌。
因为在玛利亚的这些社会主义论述中,他想到了更多,想到得更长远。
在这种系统性的操纵手段中,‘异化’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终会导致一种情况出现,那就是人民的思想会被固化。
玛利亚就对此继续补充道。
“富兰克林,想必现在的你对底层的了解,要比以前更加深刻吧,特别是你遭遇到如此重大挫折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