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坐上高位的人只有兴登堡,鲁登道夫几乎没有了职权。
这份原因并不是因为鲁登道夫能力不足,仅仅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政治。
“他就是一位军人,军事能力上他是德国的天花板,可是在政治权利斗争中,他就是一个地下室。”
在与戈培尔交谈中,阿道夫毫不掩饰自己对鲁登道夫的理解。
他欣赏戈培尔,因此才会如此坦诚,而这份坦诚也确实让戈培尔更为忠心。
而且这份坦诚也确实道出了鲁登道夫与兴登堡之间的区别。
一个莽夫,是不可能在权力角逐中斗得赢兴登堡这样的人物。
即使是阿道夫自己,也对兴登堡这样的人充满了忌惮。
他以一己之力,将整个魏玛共和国掌控在自己手上。
一场大清洗,更是稳固了自己的权力。
有他在,无论鲁登道夫在贵族阶级和军人阶级中有多大声望,也不可能掀起任何风浪。
阿道夫所担心的,就是这样的人物。
如果他要爬上高位,就不可能避免得了与这样的人交锋。
所以,此刻的阿道夫选择了隐忍。
给予他隐忍建议的人,正是戈培尔。
“我们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力量,壮大自己的势力,同时确立好自己的右翼民族立场,等时机一到,我们就能以自己的厚实力量去办大事。”
如果玛利亚在此,就能发现这个战略与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此,阿道夫选择了信任,即使他不愿意就这样沉寂下去,但他也知道,如果现在闹事,只会适得其反。
毕竟现在的德国正处于‘道威斯计划’中,国内经济缓慢恢复。
于是乎,整个nazi党在阿道夫的促使下,暂时性进入沉寂阶段。
其安静行为,就连鲁登道夫都感到不解,但阿道夫并不愿意将他们的想法告诉给鲁登道夫。
不仅仅是之前的关系恶化,更是因为,他对鲁登道夫的能力十分怀疑。
从一开始的崇拜和敬仰,转而变成怀疑与敌对。
如若双方没有一开始的认识,或许就不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
与nazi党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德国gcd。
德国gcd也同样在养精蓄锐,但他们的行动声音却没有丝毫低调。
按照台尔曼的行动方针,他们将会参与到国会竞选,甚至是总理和总统。
如果能成,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只要成功,台尔曼就会从内部改革,至于对发动势力的清洗,台尔曼或许会参考兴登堡。
只不过成功的几率很低,几乎为零。
因此台尔曼从不把希望寄托到竞选当中。
竞选的目的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团结党内的力量,统一党内的声音。
在参与竞选之前,德国gcd内部就出现了很多声音,或倾左或倾右,各种机会主义者层出不穷。
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才勉强让德国gcd内的声音稳定下来。
可是,如果没有一个作用于当前的行动方针,再度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台尔曼才会采取国会竞选措施。
这样去做,确实让党内声音高度统一,特别是在获得了近百个席位之后,其士气更是高涨。
台尔曼并没有点出毕竟到来失败未来,因为这会很伤士气。
而且,台尔曼所期待的,就是失败的到来。
他能预见到一件事实。
以兴登堡为首的右翼和保皇党,是不可能允许德国gcd真正掌权。
他们会给予德国gcd一定的权力,以此来彰显魏玛共和国的公平性。
但是,也就仅此而已。
如果德国gcd真要竞选总统或者总理,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来自统治阶级的全方位打压。
或许是物理上的消灭,又或许是无耻的栽赃陷害。
一旦德国gcd遭到失败,党内的人才知道什么是‘抛弃幻想,准备战斗’。
但距离这个时候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台尔曼将会扮演着对竞选满怀热情的参与者。
如此热情之下,整个德国gcd都散发着一种蓬勃朝气。
那种生机,如中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