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就是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的计划,他们二人认为,既然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经济困境,必然是自顾不暇。
既然如此,他们就应该加强对其他殖民地的解放。
只要加强出兵力度,必然能解放更多的地方。
紧接着就是托洛茨基上台。
身为政治局中,最最最最最左的他,在这场议会中,毫无意外地说出自己的‘不断革命’计划。
“我赞同季诺维也夫说法,这是资产阶级的大地震,必然是无暇他顾,对我们而言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但是,如果仅仅是将这次机会用在了对资产阶级殖民地的解放,那就太浪费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让我们获得了巨大优势,军工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既然这样,就应该向所有资产阶级世界发起总攻击,开始属于我们的不断革命。”
“而第一个进攻对象就是德国。”
“德国一旦成为社会主义一份子,英国和法国就不可能避免得了。”
“但碍于英国仗着海峡优势,那就对法国发起攻击,并出动我们的舰队时刻提防英国的皇家海军,即使海上打不过,但防守我们是足够的。”
“考虑到魏玛共和国对我们的警惕和戒备,应该呼叫那边的gcd负责人台尔曼,要求他们配合进攻。”
“有德国gcd作为内应,加上我们庞大的陆军,吞下现在的德国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解放掉德国和法国,凭借这两国国家的工业资源,便可越过海洋解放英国,解放欧洲就成为事实。”
“那美国呢?”弗拉基米尔问道。
“美国?”托洛茨基笑了一声:“身为这场资产阶级大地震的震心,美国压根没有精力过来,而且根据契卡调查,现在美国的军事力量连意大利都不如,即使来了也不会构成威胁。”
他的话很快就获得了不少人支持,因为对他们而言,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地震,确实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但是,这场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地震,确实是出兵的机会吗?
“我不赞同。”
第一个提出反对的人,正是玛利亚。
虽说托洛茨基很尊重玛利亚,无论是学识亦或是能力,他都认为玛利亚是能与自己对标,但政治立场是不能退让的。
所以在面对玛利亚的反对,托洛茨基眼眉一挑,质问道。
“难不成你以为一直建设就能打赢资本主义吗?”
“当然不是,所以我还是很赞同加大对各殖民地的革命援助,如若可以,甚至能派出志愿军前去支援,但是……”
话锋一转,玛利亚的目光紧盯着托洛茨基。
“如果在这个时候强攻德国,必然会引发一件事,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团结。”
“不可能,这场经济大地震,足以让他们自顾不暇。”
“是的,他们确实自顾不暇了,但不代表他们就无法解决,而且你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会不会成为矛盾转移点。”
矛盾转移点……
这句话,立即引起所有人的警惕。
见台下的人开始陷入思考,玛利亚便继续说道。
“恕我直言,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清楚这场经济危机究竟是如何引发,其内部含义又是什么。”
“这场危机虽然与美国股市崩塌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这场崩溃也朝着实体经济蔓延。”
说罢,她拿出几分报告。
这些报告都是默克尔公司提供而来的文件。
虽说他们还有伏尔加拖拉机有限公司,但因为默克尔公司是以‘美国公司’的身份加入,相对而言更加隐蔽。
因此他们对这场大危机的体验和感受,比伏尔加拖拉机有限公司更加深刻。
这份深刻,被他们以报告的形式反馈到玛利亚和弗拉基米尔手上。
而这份报告的内容,更是坐实了玛利亚的猜想。
她拿着这份报告,将其翻开第一页,在呈现给他人看的同时,还继续说道。
“他们的内部金融市场已经崩溃了,而且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生产过剩,也让无数工厂货物囤积。”
“工人失业、股市衰退、经济崩塌,这一切的一切,都看起来是如此的脆弱。”
“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此而缺乏行动能力。”
“我们可以触及他们的殖民地,正如托洛茨基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