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色玛利亚 > 624.远视主义者,玛利亚

624.远视主义者,玛利亚

可如果真的是远视主义者,那么她所做的一切又似乎没那么超现实,无论是农业的村镇企业政策,亦或是土地改革,都是基于现实去进行。

可如果她不是远视主义者,那么她又为何会如此重视火箭,并且还发散思维,联想到更加遥远的未来。

捂着额头,约瑟夫终究是看不穿了。

虽说心中的疑问越来越重,但约瑟夫还是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连忙开启第四项核心且加了高高高度机密的火箭研发任务。

这项任务对外宣称是‘爱与和平的拖拉机项目’,但真正内容却无人得知。

唯一知晓的只有那极少个别的高级领导人,而负责参与这项研发的人,都会暂时性被抹去所有信息。

很快,第二个五年计划便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相对于前三项任务,第四项最隐蔽的任务却给约瑟夫带来了一些意外惊喜。

玛利亚对火箭的热情和期待是真实的,但她以自己远视的目光,所看到的是很遥远的未来。

反观现在,呈现在约瑟夫面前的是,是一个现实的收益。

那就是科学人才的吸引力。

虽说这项任务会被定义为最高机密,但至少稍微调查一下就能知道,苏联在研发火箭。

因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启之后,赫尔曼·奥博特就已经消失了,仿佛人间蒸发一样。

而赫尔曼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关于燃料燃烧的各种方程式,和那本被看作不切实际的《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论文。

他的突然消失,自然会被科学界内的人脑补推测。

而率先反应过来的,是两个不同年龄的人。

已经步入中年的冯·卡门,是在到达美国之后才知道此事,而他的第一反应,正是赫尔曼的那一系列燃料公式。

至于第二个人,正是在柏林工业大学的冯布劳恩,相对于冯·卡门对燃料的重视,冯布劳恩则是认定了一件事实。

“苏联人,在研发火箭。”

火箭是什么?

很多人都没有概念,毕竟他们没见过,也没听过。

有所了解的科学家,只会对此嗤之以鼻。

可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加上一些科学家对赫尔曼火箭论文的研究,他们开始发现,这项研究是可行的。

尽管要求苛刻,但并不是天马行空。

于是乎,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乃至于日本、加拿大等地区开始出现了一些走向苏联的科学家。

一开始,约瑟夫还在苦恼着,如何应对这些加入到来的科学家。

确实,科学家的加入能够给苏联带来很大的好处。

无论是科学理论的发展,亦或是现在所需要的应用科学的革新,都离不开这些科学家。

但是,才刚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苏联,无论是资金亦或是项目,都不足以消化这些科学家。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突然激增的科学家人数,确实出现了‘无处可用’的问题。

可随着第四项任务的开始,这一大批科学家立马有了用武之地。

由于火箭技术的发展是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但一位科学家是很难做到处处到位,因此需要设立很多个部门。

由各大部门去共同协调,共同合作,共同开发,这样才能满足对火箭研发的需求。

例如给火箭提供制导系统,航空工业部门修改了原本飞机驾驶系统,研发团队规模一下子扩充了四倍,甚至是三倍还多。

也就是说,火箭研发项目,不单能缓解苏联国内的科研人员就业问题,甚至能对全世界的人才形成聚集效应。

由一个国家来领导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的事情,在原时空中都是发生在二战之后。

其核心原因,便是因为后续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

无论是雷达研发、火箭技术、原子能发展还是计算机革新,都是与国家力量脱离不了关系。

这些巨大的科研项目,单单是投入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凡这个国家弱小一点,经济体系拉胯一点,都支撑不起这种项目。

要知道,单单一个对撞机,就足够让一个表面上的发达国家直接破产。

更不用说,有一部分科研项目是在短期内无法转变为实质性的经济效益。

随着这些科学家的加入,约瑟夫便亲自来到现场。

身为部门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