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批人则认为,设计图纸还在国内的科研企业手上,将这些设备出售出去之后,这些企业就能重新立项再次制造。
这样,便可以创造出工作单位,以此来挽留技术工人和科研人员。
双方的声音在胡佛面对开始对峙,但已经失去了信心的胡佛,已经没有了主见。
他只想赶快结束掉这场经济大萧条。
可是,如果让政府去安排工作,这不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吗?
胡佛不敢这样去做,而且他依旧对自由市场抱有幻想。
在他心中,或许在那么一天,大萧条就会自动消失。
可随着1930年逐渐走完,直到1931年的到来,胡佛的脸被打得啪啪作响。
首先是关于进出口的问题。
1929年的进出口是美国的最高位,那时候已经高达13.34亿美元。
可到了1931年初,只剩下5.6亿美元,下降了一半很多,而且其没有下降到底。
而且随着关税战的开打,美国出口到欧洲的总额从23.41亿美元,骤降到7.84亿美元。
现在的美国失业率已经高达16.3%,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由于美国的经济危机牵连甚广,欧洲国家也开始出现了银行危机。
其中产生最大负面影响的,正是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奥匈帝国银行倒闭。
随后,奥地利信贷倒闭。
&nbrmlbank)银行也随后关门、
这家核心银行的倒闭,直接让德国还不上英法的债务了。
原本还需要给美国还钱的英法,在面对来自美国大萧条的经济危机,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首先是法国。
原时空的雷蒙,在1929年就因病退出政坛。
但引发他患病的各种原因中,‘鲁尔危机’起到关键作用。
由于‘鲁尔危机’给雷蒙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这导致他内分泌失调,免疫力越来越差,最后患病不起。
可如今的‘鲁尔危机’转变为‘鲁尔计划’,加上摩洛哥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成就。
政坛上,雷蒙可谓是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这样一来,也就腰不痛、腿利索,精神饱满,思维也更加活跃。
在面对大萧条的到来,与德国无法还钱的情况下,雷蒙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项决定。
法国政府不给美国还钱了。
原本还欠美国一大批的债务,在雷蒙的要求下,被强行兑现成大萧条期间蒸发掉的钱。
美国大使连忙找上雷蒙,却被他反驳地怼回去说道。
“大萧条是你美国那边整出来的玩意,既然如此,就应当由你们美国承担后果。”
美国本身就理亏,自然无法反驳。
法国先开的头,英国自然不会落后。
秉着‘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比法国人厉害!’的原则,英国政府也开始宣布。
‘爷不还钱了!’
给出的说辞与法国不同,但理由其实都一样。
‘你们美国人搞得鬼,为什么要我们买单?’
关于此事,英国议会其实是有过争论,但随着苏联那边给予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张伯伦为首开始力排众难。
最终,‘不还钱’给决定了。
但不还钱不代表他们就能摆脱大萧条所带来的影响。
在如何摆脱大萧条的问题上,英法两国竟然达成了一致的合作,形成一个互通经济关系。
他们的第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增强了对殖民地和小弟们的剥削。
然后是政府的支出。
巴黎与伦敦都加大了政府支出。
但相对于伦敦,巴黎政府的支出更大,更有钱。
其根本原因,正是‘法国特色资本主义’。
在如此‘特色资本主义’之下,法国实现了土地改革,加快了城市化,让政府收入不断增加,充实了国家的内循环。
英国就显得窘迫许多,内部改革并没有法国那般强硬和直接。
英法两国有如此巨大的诧异,很大程度上是跟苏联有关。
由于法国是直接受到苏联威胁,无论是对德国的操控,还是摩洛哥的民族战争问题,都是直接与苏联接触。
这就使得法国备受压力。
压力带来了动力,这让法国上下似乎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