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总统,你务实一点,我们财团劝劝你,把自己的关税、贸易战这个理念先搞懂。”
“小柯(柯立芝)做得挺好的,你把他顶下去干什么,脸都不要了。”
胡佛那叫一个气啊。
感情你们这些财团,是真不把美国当成自己的国家了?
他很想这样去叫,但没有人理他。
算是尽心尽力的财团,也就只有摩根花旗这些大银行了。
可是,大萧条的规模不是一两个大财团就能解决得了。
这是世界级的经济问题。
最终,英国放弃金本位所带来的影响,终究是殃及到美国进出口问题。
凭借放弃金本位,让英镑贬值等操作手段,再加上有大量殖民地给英国输血,如此操作之下,英国终究抗住了大萧条所带来的影响。
而法国就很特殊了。
原时空的法国,是最晚受到大萧条影响的一个国家。
在大萧条影响到来时,德国人已经在巴黎飙车了,所以法国对大萧条的问题并没有太大感触。
而如今的法国就更是如此。
经过雷蒙的一系列改革,大萧条对他们的影响只有‘如何预防’,没有‘急需应对’。
但有一件事,却让法国内部出现了巨大争议,那就是法国未来走向。
身为一战最大的战胜国,法国的军事力量是毋庸置疑的。
最大的缺陷是人口问题,可随着法国特色的土地改革之后,人口已经开始上升,从1922年出生的孩子,现在都已经快十岁了。
但这场胜利,却造就了一种声音。
那就是胜利者的‘真理’,而这所谓的‘真理’领军者,正是贝当。
在世界大战时胜利之后,所有的光荣和光环都向贝当袭来。
霞飞和福熙不在之后,再加上摩洛哥的胜利,贝当更是成为了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不久后,他入选为了法兰西学院的院士。
在他的各种头衔中,最响亮的莫过于‘最有成就的防御战术家’和‘最伟大的战争英雄’。
无论是民间影响力还是军队里的影响力,他与德国的兴登堡有着不少的相似点。
战争胜利之后,他几乎每天都收到数十乃至于上百封信,每一封信都在诉说着对他的仰慕之情。
里面的赞美、头衔和褒奖让贝当越发自傲,越发的目中无人。
最终,一个固执保守的贝当出现了。
他所认为的真理,也就成为了法国军事部门必须遵守的真理。
唯一阻挡在他面前的人,就只剩下自己的学生,夏尔·戴高乐。
如果说贝当是世界大战的战争英雄,那么现在的戴高乐则是新生一代的明星英雄。
在政坛中,摩洛哥的胜利多半集中在贝当身上,再然后才是戴高乐。
可是,在民间的谈资里面,他们关注得更多的是戴高乐,因为大部分基层士兵都是与戴高乐一起共事,一起作战。
戴高乐回来后,以自己的权限给士兵们带来了应有的福利。
而且,不久前与意大利的短暂交锋里面,戴高乐更是带领着法军取得完全胜利。、
因此戴高乐的声音也开始变得不容忽视。
而他所主张的声音,正是贝当的对立面。
进攻。
“世界大战都打完了,为什么还会有人轻视大炮和防线?反而痴迷于进攻?”
内部高层大会中,贝当还不犹豫地发出了指责。
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自己曾经的学生戴高乐。
这二人的争锋相对着实是让法国议会内的人感到诧异,他们万万没想到本应关系紧密的二人,居然会变得如此糟糕。
知道真相的雷蒙则一言不发地看向戴高乐。
他可以在政治决策中去下决定,但在军事领域方面,他不能过多干涉。
毕竟总统的权力再怎么大,也不可能是一人独裁。
戴高乐见势,则反驳道。
“战争的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战争的真理会变得很快。”
“我在摩洛哥战争中体验到了装甲部队的重要性。”
“他们可以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那是一种战无不胜的战术。”
“凭借日行一百二十五英里的速度,便可以强行夺取敌方大型堡垒后方,从而切断后勤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