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上辈子的时候,玛利亚就不止一次这样幻想过,如果有他来负责计划经济的框架构设。
到了未来,苏联的经济体系可能就不会变得如此糟糕。
这份幻想,此时此刻得到了实现,所以玛利亚才会被弗拉基米尔所构想出现的未来蓝图所吸引。
一旦沉迷进去,连自己到来的最开始目的都直接给忘记了。
直到被弗拉基米尔所提醒,玛利亚才反应过来。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将自己的想法向导师全盘托出。
特别是关于‘炉边谈话’的好处,玛利亚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基本都是高高在上,很少会与民众亲密交流。
即使是他们苏联,要想见弗拉基米尔,也必须来到彼得格勒,并且得到允许才行。
毕竟,弗拉基米尔受到过不少于十次的暗杀,被秘密拦截下来且做过统计的,就有六次。
而且弗拉基米尔一直以来都很忙碌,别人普通市民了,就连政治局的官员都不一定能见到他。
因此,‘炉边谈话’不失为一个与民众交流的好法子。
尽管‘炉边谈话’的广播,只能自己说,而无法听到被民众的话,毕竟只是单向性的。
但这个方法可以让弗拉基米尔的声音,在民众身边出现。
更何况,他还能够以此方式,向民众阐述关于‘计划经济’的不同之处和未来图景。
特别是与莫斯科的民众交谈,就更有效果了。
因为莫斯科是现在计划经济的主要实验场所,高强度的调控下,让不少事情都变得不怎么顺畅。
一些民众也对莫斯科政府的过度干涉,产生了质疑。
如果民众无法给予政府信任,到那时候,即使他们再怎么努力都很难取得效果。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如何与民众沟通。
即使这个时代的沟通媒体十分落后,广播只能单向传声,到确实不失为一个办法。
弗拉基米尔认真地做出思考。
在他在基层亲自考察期间,就已经看到过不少问题。
特别是民众们对政府的政策不理解,尤为突出。
有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上面,也没有能做好,导致基层人民在政府的政策下,陷入迷茫。
弗拉基米尔不是没考虑过,让给基层干部进行培训,至少让他们更加的职业一点。
但是,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
单单一座莫斯科都处理得这么麻烦,如若放在全国上下呢?
全国有多少座城市,多少个镇,多少个村。
所以,以‘炉边谈话’这样的方式,确实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联想到这一点后,弗拉基米尔便心有所思地点着头,脑海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以‘炉边谈话’的方式,向民众科普,如今在莫斯科内试验的计划经济,究竟是如何运行,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当弗拉基米尔决定好好考虑此事时,玛利亚今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她将此事告知给约瑟夫,希望他也能考虑一下。
毕竟,一国领导人,即使你不想高高在上,但因为安保问题,民众也很难接近到你。
得知弗拉基米尔愿意借鉴‘炉边谈话’之后,约瑟夫也就放下了负担。
不久之后,苏联的广播插入了不同的声音。
那是充满了亲切的声音。
仿佛是坐在你家里,与你畅谈的朋友一般。
在收音机广播中,弗拉基米尔的声音,在收音机里出现。
这是一个向美国资本主义总统的借鉴,有不少左翼知识分子对此感到不满。
但是,更多的民众,却感到了亲切平和,深深吸引住他们。
这是属于苏联的‘炉边谈话’。
弗拉基米尔用自己独特的声音,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民众解释了现在苏联的状况。
他要说的内容很多,第一次五年计划的成功,第二次五年计划的构想,还有计划经济的图景。
为了照顾群众,弗拉基米尔并没有一次性。
在第一次谈话时,他所用时间是二十分钟。
而这二十分钟里面,条理清晰的谈话,让民众们都知道,现在的苏联,已经摆脱了沙俄的阴影。
他们,正在为这份理想而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