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让生物讨论那一派获得了不少关注度。
只不过这场‘国际科学家讨论大会’本身就是一群理科男的聚会,他们更关注的,是知识本身,所以他们对安娜斯塔西娅的眼神,更多的是尊重。
为了能够让众多科学家获得更好的讨论环境,本就华丽且规模庞大的夏宫,被玛利亚改造成了一个庞大的实验场所。
在开始会议之前,玛利亚特意往夏宫内搬了各种仪器。
有关于生物的仪器,物理学的仪器,化学的仪器,甚至还有各种可用于应用科学的仪器。
只要这些科学家愿意,他们甚至能借用这些仪器,来给自己的理论做一定的实践尝试。
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布局。
至少,从古至今,从未曾有过任何一场大会,给科学家们准备这么多的设备仪器。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约瑟夫砍价得来的,是当前为止,最先进最精密的设备,美国人可是间接性地给他们提供的援助。
因此,在得知这场大会中有如此庞大的仪器量时,参加其中的科学家不禁感叹一声,苏联在对待科学方面的态度。
不仅如此,玛利亚还向自家的科学部提出了一项申请。
如若可以,她想带一些科学家到自家的科学部门参观,甚至是尝试。
特别是冯·卡门这种大佬,将他们带过去,即使拉拢不成功,也可以让他们给出一些宝贵的意见。
其实,即使拉拢不成功冯卡门,玛利亚也只会是略感可惜,毕竟他已经移民到美国,拉拢起来肯定很不方便。
毕竟让玛利亚最关注的,是另外三个人。
一个是冯布劳恩,一个是自家的科罗廖夫,一个是钱。
现在的他们,都很年轻。
正值年轻,是理想最火热的时候。
这份燃烧的理想,让冯布劳恩和钱二人愿意自费过来,参与到这场大会之中。
然后,在这场大会中,跃动着相同电波的三人,便立即走在了一起。
冯布劳恩谈起了关于空气动力学的问题,该如何设计一枚火箭,才可以减少空气所带来的阻力。
科罗廖夫谈起了能燃料和发动机的问题,要如何研发出一台发动机,又要什么燃料,才可以爆发出应有的推力,将火箭送上天。
而钱则谈起了火箭飞行轨迹问题,要如何在稠密的大气层中,依靠空气动力面升力进行滑翔。
三人的激烈讨论,直接把冯卡门也吸引过来。
论身份和科学界的地位,冯卡门远在这三人之上。
可是,冯卡门却没有任何架子,而是很自然地融入到三位年轻后辈的热烈交谈中。
这四人本来就是手动专家,在讨论到最激烈的时候,科罗廖夫一拍脑门,说道。
“不如,我们现在就造一台火箭吧。”
冯布劳恩欢喜地叫起来。
“干干干,干干干,干干干!”
二人的热情,将本就腼腆的钱,也带动了热情。
“算我一个。”
看着这三人的热情,本就是动力学权威的冯卡门,很乐意参与其中。
“那也加上我吧。”
于是乎,四人临时组成了一个火箭小组,由冯卡门当任主导,四人为辅。
由于玛利亚的先前准备,占地面积本就不小的夏宫里面,堆满了各种可用东西。
在这里面,甚至连炸药都有。
约瑟夫就对此吐槽过:“如果这些科学家愿意,甚至可以将夏宫给炸上天。”
当然,吐槽归吐槽,他并不会阻止玛利亚去做什么。
所以在搬运各种东西时,玛利亚把各种烈性炸药都准备在一起。
然后这些东西被这四人小组给利用了起来。
再然后,他们搞起了硝酸发动机。
再再然后,夏宫的西侧实践场所,发生了剧烈爆炸。
实验场地,被这四人小组给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