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洛夫将军的情况出现。
在开幕式结束之后,玛利亚便第一时间找到了约瑟夫,就是想商讨一下,关于党内的一些端倪。
但没想到,刚商量没多久,墨索里尼就来了。
对于党内的奇怪问题,约瑟夫认为可以先放一放,但他也给出了承诺,绝对会彻查里面的问题。
玛利亚信了,然后便接待墨索里尼的到来。
在他到来时,墨索里尼向二人表达出自己的敬意,然后便开门见山,直接说出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我认为,应当解放奥地利。”
“奥地利?!”
玛利亚眼眉一挑,因为约瑟夫才是zong书记,所以她下意识地看向约瑟夫这一边。
没想到,约瑟夫对此也露出了同样的诧异。
“为什么是奥地利。”他问道。
“因为奥地利已经是最后一片,仍未得到解放的中欧地区。”
一般而言,中欧指的就是曾经奥匈帝国的领土。
一战结束之后,奥匈帝国便分裂成三个主要部分,一个是捷克斯洛伐克,一个是匈牙利,一个是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确实还没有完全红色,但他们的利益与苏联高度一致,与德共更是有着唇寒齿亡的关系。
所以,即使捷克斯洛伐克还没有完全红色,也不妨碍他们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友好关系。
匈牙利就更不用说,已经完全红色。
唯有奥地利,仍旧坚持以英法为首。
如果将奥地利给拿回来,那么,意大利就可以直接支援德共,协助他们统一整个德国。
那么问题来了,奥地利要怎么拿下来?
“使用武力,将其彻底解放!”
紧握着拳头,墨索里尼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无论是玛利亚还是约瑟夫,都不会有任何意外,因为这就是墨索里尼的风格。
在大局观上,他确实很有一套。
然而,在细节处理上面,墨索里尼就显得十分低能。
若非有葛兰西在旁辅助,恐怕墨索里尼早就走偏了路线,并且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
但他所提出来的建议,确实有可取之道,因为奥地利的地理位置确实重要。
德国与意大利之间,就是隔着一个奥地利。
如若是寻常时候,墨索里尼肯定不愿意与德国接壤。
但现在不同了。
他很清楚,与德共接壤所带来的好处,远比怀处要多。
因为这不单能够让意大利与德共之间的商贸来往更加方便,更可以让德共与意大利形成一个稳固的互利关系。
最主要的是,他不希望一个由法国人所控制的德国,横在自己头顶上。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然而,强攻奥利地也同样不是可取之道,因为奥地利不一定信任苏联,奥地利人民更不希望自己被苏联所掌控。
而且一旦苏军出击,必然会牵动英法两国。
到时候,恐怕会与英法发生不可控的战争。
约瑟夫与玛利亚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一点。
一旦开战,苏联原本规定好的第三次五年计划,恐怕就要延期,甚至会泡汤。
他们政治局原本定下来的世界革命战略,并不是通过战争的形式进行,而是通过意识形态入侵进行。
如若要通过战争的方式去推广社会主义,恐怕会造成反作用。
当然,这不代表苏联不会通过武力手段来解放一些贫困落后的地方。
战争适用于非洲这些长久被殖民统治的地区,却不一定适合于欧洲。
既然如此,就应当尽可能地避免欧洲战争。
最终,约瑟夫和玛利亚安抚住墨索里尼,希望他能先享受一下奥运会所带来的乐趣。
至于要如何取得奥地利,则是后续所需要去谈的问题。
第二天很快就到来了,奥运会正常进行。
只不过,在奥运会进行期间,暗地里确实出现了不少外来问题。
一些敌视苏联的势力,联合了白俄余孽打算在奥运会期间搞破坏。
他们所做的事情,都被契卡调查出来,然后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将其带走。
这些都是奥运会期间的小插曲。
由于是苏联的第一次奥运会,在很多方面,苏联都只是凭借感觉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