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色玛利亚 > 672.抛开事实不谈,都是玛利亚的锅

672.抛开事实不谈,都是玛利亚的锅

信的,只有发生在眼前的事实。”

这番话,立马体现出加里宁的大局观。

所以,朱可夫与罗科索夫斯基部队逼近的时候,这些军官立即慌张起来,并开始做出各种防御安排。

基层军官并不是傻子,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防御措施究竟是在针对哪一方力量。

虽说乌克兰并不是苏联的深处,但却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

要知道,乌克兰以南是黑海,以北是明斯克,以东是苏联本土,以西是捷克斯洛伐克和布列斯特。

几乎可以这么说,只要布列斯特还在一天,乌克兰都不会率先被当成进攻目标。

所以,当这些高级军官要求做好防备工作时,他们要防备的对手只有一个,他们的祖国苏联。

这本来也只不过是猜测而已,可随着加里宁的广播,八方面军内部立即出现分裂。

军队内的政委们纷纷抵制,因为他们并没有收到来自中央的任何命令。

同理,基层军官们也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一部分军官认为,应该听从上级军官安排。

另外一部分军官认为,他们应该听从的上级并不是这些军官,而是邓尼金元帅。

如今,正处于明斯克的邓尼金,仍未发出任何指令,这导致不少人认为,邓尼金是不是被路过的朱可夫给控制了。

但无论如何,这基层军官的分歧,导致他们的内部行动十分不顺畅。

一时之间,整个基辅乱成一锅粥。

但这锅粥还没有完全沸腾,所以玛利亚打算给予他们最后的一次打击。

她借助加里宁的手,向基辅内部再一次发送广播。

由于有马卡洛夫协助,加里宁多次转换广播地点,最终在一个隐蔽且已经荒废了几年的广播站里面,发送了来自中央的指令。

而这份指令,正是对背叛者的指名道姓,并且要求八方面军立即放弃抵抗,接受检查。

否则,将会被定义为叛国罪。

八方面军的高层军官不接受‘叛国罪’这个罪名,并严厉地做出指责。

指责他们之所以背叛,是因为玛利亚主席的过度逼迫导致的。

一切的一切,都是玛利亚的问题。

这番指责着实是把其他人都惊呆了,就连驻扎在乌克兰内部的法国大使,都被恶心到。

尽管,这种‘抛开事实不谈’的做法,完全就是英法的常态,可常态归常态,不代表他们不清楚这是一种恶心的事情。

法国大使为了名节保身,马上关掉大使馆的大门,他们推断,这场闹剧很快就会结束。

当然,在结束之前,肯定要保护好本国公明,所以大使馆在关门前,就做出指示,允许留在乌克兰内的法国公民,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进入大使馆避难。

事实也确实如这位法国大使所推断的一样,这只不过是一场闹剧。

既然是闹剧,就应该迅速结束。

况且这场闹剧还有另外一种作用,那就是可以彻底地进行一场属于苏联hong军的内部改革。

之前的改革并不完整,那是因为苏军体量庞大,过于臃肿。

但这一次,机会来了。

抓准这个机会,玛利亚又一次向基辅城内,发出招降。

她做出承诺,只要在苏军发起进攻之前,缴械投降,那就可以,既往不咎。

这份招降,迅速击溃了基辅内的八军团军心。

八方面军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上层军官确实腐败且变质,但基层军官依旧遵守纪律。

所以,当这份招降令下来之后,八方面军不单出现分裂,甚至还有其他地方军不肯听召的情况出现。

叛军军官只是控制了基辅,但乌克兰可不只有基辅一座城市。

再加上基辅内部已经有十个师被骗去‘军演’,基辅内部的兵力只剩下不到五个师。

巨大的兵力劣势之下,再加上乌克兰其他的地方军也肯听令,这使得基辅内部变得压抑难耐。

随着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逐步逼近,基辅内部率先出现内讧,然后逐渐演变成内部的全面火拼。

火拼双方分别为投降派和留守派。

投降派认为,既然他们是苏联军人,就应当听从中央指示,因为这才符合中央指挥枪的原则。

留守派则认为,他们是军官,身为士兵就应当听从上级军官安排,应该通过反抗,争取所有人的利益,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